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复兴之路》观后感我们曾经是主人。否则不会有前3000年到1840年中华民族的千年辉煌。我们曾经是奴隶。否则不会有从1840年到1949年中华民族的百年沉沦我们也拥有英雄。否则不会有从1949年到2050年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题记序厅墙上沧桑的四大发明、秦兵马俑浮雕代表了中国古代辉煌的科学、文化成就;飘逸柔美曼妙的“飞天”勾勒出我国自古就有的航天梦想。中国古代曾经的繁荣鼎盛仿佛是一场梦,这场梦曾经如此真实,但是越到后来越像是缺少根基的虚无的繁盛。大清帝国上上下下陶醉在甜美的梦境中,占世界三分之一的GDP仅仅证明世界在没有将注意ψ蜃时净酆涂萍脊ひ蹈锩耐黄鹋芟呱鲜敝泄说某?就。梦啊,真的只能被残酷惨烈的枪炮和无辜的牺牲打碎吗?如果说打赢一场战争最基本的要求是知己知彼,那么只知己而不知彼是浅薄,何况大清帝国连己都不知?鸦片战争的炮声响起,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如果说由于大洋、陆地的阻隔以及尚未信息化的局限,我们对西方的“蛮夷”一无所知尚且情有可原,那么,为什么,那曾经“一衣带水”的倭寇竟敢如此猖狂嚣张地要与西方在中国分一杯羹?那巨幅的昏暗色调的油画上,海上硝烟四起,清军的舰船被击中起火。清军舍命的奋起抵抗纵然是民族精神体现,但是他们的抵抗在我们今人眼中呈现的是一种无奈和悲哀。无奈和悲哀的不仅仅是实力上的差距。试想,若几场战役,中国都侥幸取胜,那能证明什么?证明大清依旧可以稳固长存吗?抵抗是必要的,但是它终究是徒劳。中国期待着一场变革,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静坐时忽见天地月物皆我一体,大放光明,自以为圣人则欣然而笑。忽思苍生困苦则闷然而哭。这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救国的两种力量:枪杆子、笔杆子,他们各自在自己的战线上忙碌着,探索着,求索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古之变法者多因流血而成,而今之变法未见流血者,有之从我嗣同始。”世界上本没有路,革命者仁人志士用鲜血染成了路。从谭嗣同开始的戊戌变法意求效仿英国的光荣革命带领中国走向君主立宪道路,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梦想建立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展厅里城楼门洞中些许微光下的起义军战士们似乎感到胜利离他们不远了。是的,他们推翻了中国延续千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民权”“民生”?、、、??这些曾经陌生的词汇一夜之间饱含着希望降临在中国大地。然而,推翻了一个落后了的政权不代表能够顺利建立一个崭新的政权。资产阶级尚未有经济基础及军队和政治手腕。他们自愿地将胜利果实交给了一个能够摆平三方面(新兴资产阶级、军阀、倒台的满清)势力的政治老手。此后,硝烟再起,中国又陷入了无休止的战乱之中。青年是8,9点钟的太阳,是民族的希望。青年,有火一样的热情,有活跃的思维,有开阔的视野。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的成人礼。如果说戊戌变法是自下而上的公车上书,那么五四运动则完完全全是手无寸铁和权力的学生们,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驱动下试图用行动唤醒民众以及上层人士,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依旧是青年,在上海那栋二层木屋子里,热切积极地讨论着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事宜。这里,最小的19岁,平均年龄28岁,28岁,恰好是一位代表的年龄。正是这位代表最终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五四运动声势浩荡,全国积极响应,游行的主体由学生逐步过渡到工人。工人、农民,占据全中国人口比例最大的成分,得工人农民的心即得天下。俄国的十月革命,那是一道曙光,为中国人民送来希望。沙俄暴政对应满清腐朽,布尔什维克党对应中国共产党。原来,马克思主义才是救中国的良药。展厅相框画面中那赤色的镰刀斧头旗帜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那位当年的28岁青年此时已成长为一名卓越的政治、军事领袖,甚至,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毛泽东。“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不,能仅仅“在中国”,而且要“本土化”,转化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的人口大部分在农村,将根据地建在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中国依据国情第一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活”的灵魂。日本再次来犯,妄图一个月吞并中国。中国人走上了复兴之路中最曲折的部分。国民党勉强同意抵抗,然而指挥的失败使大城市相继陷落。中国共产党,作为当时一个“在野”的政权;八路军,作为当时一个仅仅发动游击战的军队,他们,始终积极地在后方迎战,在士气上鼓舞着中国军民。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毛泽东又一次有前瞻性地提出了“抗日战争三个阶段”。事实证明,抗日战争确实经历了这三个阶段。“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起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照片中,司令彭德怀手持望远镜,一副胸有成竹志在必得的样子。“百团大战”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政治统战上也有发起的必要性。它还进一步稳定了中国军团士兵的信心,使中国军民更进一步感受到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不得不提抗战中建立的那所可以与世界顶级学府媲美至今仍无法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