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广西低碳经济发展途径和财税支持政策选择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广西发展模式也必然要向低碳经济转型。目前广西发展低碳面临着能源消费快速增长、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等一系列问题,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应突出重点,从关键性领域进行突破,主要从产业升级、低碳技术开发、倡导低碳消费等方面推动低碳经济发展,重点培育新能源和节能服务两大新兴产业。要运用财政投资、税收优惠等财税措施支持广西低碳经济发展。主题词:低碳经济发展途径财税措施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指通过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以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产出,从而创造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重大进步。中国目前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能源消费急剧增长,能源效率低,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和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国,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广西发展模式也必然要向低碳经济转型。一、广西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探索广西的“低碳模式”,要结合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低碳经济作为抢抓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机遇、培育新增长点和率先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机结合点,立足广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发展,把区域发展与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要突出重点,从关键性领域进行突破,进而推动广西低碳经济的发展。1、以产业转型为低碳发展主线产业升级换代,向低碳型产业结构转型,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目前广西产业对传统能源资源过度依赖、产业链过短、新兴产业薄弱等特征仍很明显。广西重点打造的14个千亿产业大部分都是高能耗产业,离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相距甚远。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推动产业升级换代,不断提升产业体系的“低碳”内涵。大力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节能环保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加快推动具有高耗能特征的重化、钢铁、汽车、有色金属、建材、电力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打造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施电解铝、制糖、造纸等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工程,坚决淘汰炼铁、炼钢、造纸、酒精、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落后产能,为先进产能和新兴产业腾出发展空间。2、以新能源和节能服务产业为低碳发展重点广西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是发展新能源和节能服务产业,要将其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广西是人口大省,能源小省。除了水电资源较为丰富外,缺煤、少气、缺油。广西的水电资源开发利用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能源缺口较大,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这种以煤为核心的“高碳”能源结构是广西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制约因素,必须开发新能源来予以改变。从自然资源禀赋来看,广西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优越的新能源发展条件。我区拥有较为丰富的生物资源、风能和太阳能资源,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我区列入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省(区),根据2010年出台的《广西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广西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要超过50亿元。到2020年,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超过620亿元,新能源产业将成为广西低碳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广西发展新能源产业,要结合我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重点开发生物质能、沿海风能和太阳能,研究开发潮汐能。推动新能源产业逐步向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方面迈进,并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低碳经济的发展,使节能服务成为新兴市场需求。有关专家表示,我国2010年节能服务产业产值有望达到800亿元,增速有望保持30%-40%,未来行业市场容量有望高达4000亿元。2010年4月,发改委等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对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广西应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将节能服务产业作为我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3、以低碳技术开发为低碳发展动力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的“驱动力”,广西发展低碳经济要依靠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低碳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广西已具备一定的低碳技术基础,如,非粮生物质能源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新能源货车生产技术已实现重大突破。但广西低碳技术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新能源设备制造技术几乎空白,高效节能技术匮乏。广西发展低碳经济的当务之急是要形成低碳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要结合实施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和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