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校2022教导处工作计划学校2022教导处工作计划1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务必坚持科学、严谨、高效的教学管理.本学期教导处将以新课改为契机,在教学管理上讲创新、求严谨、重务实、抓全面,力争使我校的教学工作再上新的台阶.我校教导处特制定了秋季新学期工作计划.一、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每位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构成新型的教育观、质量观.透过上学期的随堂督导,我们发现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是我校教学质量不能迅速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教师权威转变为师生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由强调苦学转变为乐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单纯说教转变为多向情感交流.由一味批评转变为以表扬为主,让学生品尝成功.由害怕学生在课堂上出错转变为允许学生出错,培养学生自信,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创造多种条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决定和评价,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二、加强对教学的管理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而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该工程的质量是以其每道工序的质量保证的.教师教的工序就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学生学的工序就是预习、上课、复习、完成作业及检测等.备课:做到“五有”(脑中有“纲”,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六备”(备目标、备提问、备板书、备练习、备学生、备教具).本学期将在期中、期末及每周星期五对教案进行例行检查,作为对教师考核的一项资料,学期中间对部分教师的教案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上课:目前我校绝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少数教师的教改也只是在教学手段上作了一些改善,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当前的教学改革浪潮中明显滞后.本学期,利用我校课改的契机,要求每位教师大胆尝试科学的合乎我校实际的教学方法,逐渐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对教改有成效的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树典型.教导处随堂听课时的课堂评价更加侧重于学生是否参与学习、主动学习、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督导.作业:对知识的掌握乃至灵活的运用,很重要的一环就是练习.主学科务必有足够的作业训练量.作文:每学期大作文不得少于6篇,小作文不少于8篇,大小作文务必按规定要求批改.数、理、化等学科原则上要求每节课都要有作业.教导处检查作业:一查作业量、二查批改是否及时、三查批改是否认真(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考试:平时单元检测或练习各备课组要统一,设备课组的年级,印制试题务必由备课组长签字.三、抓好全程,注重抓好初三毕业班初一年级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知识的衔接,在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数,降低难度,减小坡度,放慢脚步,打好基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各班要把需要学生务必做到和能够做到的学习行为习惯(规范)张贴上墙,督促学生遵照执行.教导处将加强对初一学生的成绩跟踪.全校上、下一条心,扎扎实实抓好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成立初三毕业班领导小组;合理配置毕业班的师资力量;召开新、老毕业班教师教学研讨会;组织毕业班教师到兄弟学校学习交流;注意对中考信息的收集;毕业班实行“月考”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初三老师工作例会;教导处每周至少听一节毕业班的课;加强对有体育艺术特长学生的培养;制定中考奖惩制度,与初三老师签订教学职责制.四、强化对教研室、备课组的管理1、抓好教研室“以研促教”,为了防止教研室活动流于形式,本学期将进一步明确教研的职责、义务.每两周召开一次教研室会,本学期要求各教研室:每学年每人至少上一节全校公开课;每人设计一篇优秀教案;召开一次教改专题研讨会;每人出一份高质量的试卷;2、抓好备课组备课组是学校教学和教研的基本单位,本学期要求各备课组每两周至少活动一次,初三备课组每周活动一次,备课组活动要求定时光,定资料,活动有记录.坚持群众备课,备课要求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教学资料,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统一考试,备课组活动记录学期末交教导处.五、抓好师资队伍建设,造就高素质的骨干教师群体教师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主体,本学年对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分别要求,分类推进,分层评价”.青年教师的要求:快速成长,迅速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中年教师:学者型、教研型教师发展;老年教师:发挥参谋咨询、指导新秀等作用.本学期继续开展“以老带新”活动,每对新老教师做到“四共同”:共同备课,共同听课,共同研究试题,共同开好公开课.与老教师签约培养制,要求老教师制定对青年教师培养的近期目标,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本学期教导处将安排对新分配教师的岗前培训和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板书、课件制作、讲课比赛等一系列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全体教师要有“现代网络下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