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四部分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十七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时演练.doc
上传人:思洁****爱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四部分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十七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时演练.doc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十七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时演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部分第十七章一、选择题(2021山东菏泽期中)哈尼族人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下图为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是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第1~3题。1.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净化地表径流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哈尼族人顺应地形山势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自然环境的()A.供给服务功能B.调节服务功能C.文化服务功能D.支撑服务功能3.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答案】1.A2.A3.C解析:第1题,森林位于山地的上部,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地表径流等服务功能。第2题,人类修建梯田是为了增加耕地面积,从自然环境中获得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属于自然环境的供给功能。第3题,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森林下方,可以获得经森林净化后的清洁水源。(2021年江西赣州月考)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它往往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分布在古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储量初步估计是天然气储量的4倍。据此完成第4~5题。4.页岩气是一种()A.可再生能源B.非可再生能源C.非矿物能源D.污染大的能源5.该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①缓解我国能源消费紧张的状况②减轻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③缓解石油、煤等能源耗竭的速度④减少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4.B5.A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可知页岩气是一种清洁的非可再生能源,与石油、煤炭一样,属于化石能源,B项正确。第5题,页岩气的开发利用使我国能源消费紧张的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可以缓解石油、煤等能源耗蝎的速度,①③正确;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污染小,可以减轻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②正确;页岩气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我国能源消费量较大的东部地区,能源短缺十分严重,因此,页岩气的开发利用会加大资源的跨区域调配,④错误。在乡村地区建设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系统,可以控制净化污水,改善水质,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举措。下图为华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实践调查后绘制的当地的人工湿地构造(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图。据此完成第6~8题。注:基质一般由土壤、细砂、粗砂、砾石、泥炭等组成。6.乡村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系统场址的选择,应考虑()①位于水源上游和上风地带②尽量利用原有的河道、湖沼③便于处理后的水排放或回用④位于水流通畅的行洪道上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7.排入湿地的污水“先下后上”的设计,好处是()A.充分净化B.便于自流C.减少工程量D.循环利用8.若评估该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效果,科学的做法是()A.监测进水口的水质B.监测出水口的水质C.比较进水口、出水口的水质D.比较进水口、出水口的水量【答案】6.C7.A8.C解析:第6题,水源上游水质较好,不需建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系统,①错误。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系统尽量利用原有的河道、湖沼,可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②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出水口比进水口海拔低,便于处理后的水排放或回用,③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植被较丰富,水流速度慢,不适宜建在行洪道上,④错误。第7题,进水口进的污水,先下行有利于污水净化;出水口流出是经过下行池和上行池两次净化的水,水质好,可推测出排入湿地的污水“先下后上”设计的好处是使污水得到充分净化,A项正确。第8题,若评估该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效果,科学的做法是比较进水口、出水口的水质,C项正确。(2021年贵州贵阳二模)沙尘暴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但最新科学研究表明,每年沙尘暴从中国西北地区和蒙古国等地携出的上千万吨沙尘微粒向东部扩散,甚至飘落到太平洋,在地理循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图示意2000—2020年我国各月平均沙尘天气频次。据此完成第9~10题。9.我国3-5月沙尘天气频次高的主要原因是()A.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力强劲B.地形平坦辽阔,摩擦力小C.春耕时节,土地翻动频率高D.防护林初发新芽,拦沙效果差10.沉降到太平洋的沙尘微粒可能()A.增加海岭相对高度B.大幅提高海水盐度C.促进海洋生物生长D.延长海岛岸线长度【答案】9.A10.C解析:第9题,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力强,导致地表水分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