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十二章 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时演练.doc
上传人:fu****级甜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十二章 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时演练.doc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时演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部分第十二章第一节一、选择题(2021年北京东城期末)萨赫勒地区通常是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伸的干旱、半干旱区,传统经济以自给性游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迅速增加。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该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下图是非洲萨赫勒地区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萨赫勒地区属于()A.沙漠边缘地区B.水陆交界地区C.森林边缘地区D.干湿交替地区2.图中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依次是()A.农作物侵入牧区、土地生产力下降、贫困饥荒B.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作物侵入牧区、贫困饥荒C.农作物侵入牧区、贫困饥荒、土地生产力下降D.土地生产力下降、贫困饥荒、农作物侵入牧区【答案】1.A2.C解析:第1题,萨赫勒地区通常是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伸的干旱、半干旱区,因此可知其位于沙漠边缘地区,A项正确。第2题,人口增加,粮食需求增加,需要种植更多的农作物,因此导致①农作物侵入牧区,荒漠化加剧,导致③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产量下降,导致②贫困饥荒,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故选C项。(2021年西南四省名校联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国,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的“双碳”目标,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确保能源行业的碳中和转型。图甲是2000—2018年黄河流域碳排放变化趋势,图乙是黄河流域地理分布图。据此完成第3~5题。甲乙3.关于2000—2018年黄河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趋势,说法正确的是()A.碳排放量呈中游>上游>下游空间分异B.上游碳排放占比呈上升趋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C.中游碳排放占比呈下降趋势,对能源依赖性减弱D.下游碳排放占比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经济发展质量提高4.黄河中游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占比最大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水平B.地区产业结构C.地区人口总量D.工业技术水平5.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下列黄河流域减排措施,合理的是()①下游地区侧重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低碳理念②中游地区注重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③上游地区转移高耗能产业,继续保持低碳优势④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3.D4.B5.A解析:第3题,下游地区碳排放先上升后下降,说明经济发展重心由早期追求经济快速发展转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因此选D项。第4题,黄河中游地区主要是山西、陕西部分地区,重工业发达,能源使用量大,因此碳排放量大,B项正确。第5题,考虑黄河流域不同空间尺度的能源消费差异,采用差异化减排措施,下游地区主要是山东和河南部分地区,处于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要侧重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低碳理念,①正确;中游主要是山西、陕西部分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属于高耗能产业,要注重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正确;上游地区转移高耗能产业并不能实现我国“双碳”目标,③错误;从总体上可以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④正确。(2021年吉林长春期末)“光盘行动”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将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据此完成第6~7题。6.“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减少了浪费,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其具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生态持续发展B.社会持续发展C.经济持续发展D.生活持续发展7.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我们实际上是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答案】6.C7.B解析:第6题,“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减少了浪费,节约了成本,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了经济持续发展。故C项正确。第7题,我们每个人都加入到“光盘行动”中,共同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共同性原则。故选B项。(2021年广东深圳期末)龙脊梯田位于广西桂林,有2000多年的开垦历史。1999年以前,当地居民多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大量梯田被撂荒。后来,当地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形成了“四态均衡”共生模式(如图)。2018年,龙脊梯田被联合国列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完成第8~10题。8.历史上,龙脊梯田的主要功能是()A.保持水土B.生产粮食C.传承文化D.美化环境9.1999年之前,导致龙脊梯田大量撂荒的根本原因是当地()A.产业升级需要B.劳动力短缺C.耕地面积减少D.生产效益低下10.“四态均衡”共生模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A.生态B.形态C.业态D.文态【答案】8.B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