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习作教学.docx
上传人:Th****8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习作教学.docx

2022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习作教学.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6四年级语文教案(jiàoàn)——语文园地八习作教学一、设计(shèjì)思想:习作绝不是单纯的是课上命题、指导、学生叙写这样一件简单的事请,它是一个与生活、与读书密切相关联的过程,是一个学生生活、交际的真实过程。这样,学生的习作才有兴趣、有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本次教学,安排了学生调查、读书、报告、交流、编辑习作专辑,这些,都是为了使学生的习作来源于生活、使习作成为学生真实的生活交际而考虑的。同时,这样的过程,又成了学生一次语文(yǔwén)实践活动的过程。读书,是写作的根底;查阅现实事物在未来开展的趋势方面的资料,不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且为学生进行想象是开拓(kāituò)思路,进行合理想象打下根底。二、教材(jiàocái)分析:此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的根底上写一篇想象作文。习作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是受他人启发而联想到的内容,也可以写一篇科幻故事。教材中提出了习作的要求: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为自己的习作拟一个适宜的题目;写好后要认真读一读,找出缺乏,自行修改。三、学情分析(fēnxī):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交流时,不是很全面,只能说到某一点。有些学生胆子不够大,语言表达能力(nénglì)不够清楚;在写作时可能会出现想象力不够丰富,内容写不具体,局部学生抓不住主题等情况。不过学生在自评自改、互评互改时积极性会较高。四、教学(jiāoxué)目标:在围绕(wéirào)21世纪科技开展使自己所产生的奇思妙想这一话题(huàtí)根底上,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下来。五、重点难点:能够有条理地写下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六、教学策略与手段:口语交际与习作相结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本设计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从调查入手,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自己对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看法,然后展开合理的想象解决问题,最后落实到笔头上,我想对孩子们来说这样一次活动是有意义且记忆深刻的,习作也不会落于空谈。七、课前准备:口语(kǒuyǔ)交际八、教学(jiāoxué)过程:教学(jiāoxué)设计乡镇(xiāngzhèn)意见教师(jiàoshī)体会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1、上节课,大家交流了自己的奇思妙想,那纷纭的奇思,诱人的妙想,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涌动着理想的涟漪。还记得哪些同学的发言最让你难忘吗?2、认真回忆,交谈看法。二、明确习作要求:1、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学生讨论。2、教师补充(bǔchōng):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可以奇思妙想的,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受到启发自己设想、创造的。3、习作(xízuò)方法指导:①表达(xùshù)想象的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②记叙中要具体,特别(tèbié)是想象的事物特点要写详细。③表达的方式可以(kěyǐ)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4、学生自己交流习作,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说好在哪点?全班交流。6、教师选出有特色的习作讲评。7、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见。第二课时一、教师评议1、整体评价。a.习作态度。b.习作内容、角度等。c.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等。2、习作内容、质量的评价。a.宣讲、展示优秀(yōuxiù)习作。师生评议。b.宣讲、展示优秀(yōuxiù)语段。师生评议。c.宣讲、展示优秀语句。〔主要针对后进(hòujìn)学生,发现其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二、小组交流评价(píngjià),互相提高。1、组内数人朗读(lǎngdú)交流各自的习作,互评互议。2、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3、互评互议,选出优秀习作假设干份,在展才华天地里展览九、问题研讨:如何引导学生区别科学的想象与毫无意义〔神话般〕的想象。内容总结〔1〕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习作教学一、设计思想:习作绝不是单纯的是课上命题、指导、学生叙写这样一件简单的事请,它是一个与生活、与读书密切相关联的过程,是一个学生生活、交际的真实过程〔2〕这样,学生的习作才有兴趣、有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3〕因此,本次教学,安排了学生调查、读书、报告、交流、编辑习作专辑,这些,都是为了使学生的习作来源于生活、使习作成为学生真实的生活交际而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