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攻克四川峨眉第二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测试.docx
上传人:映雁****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考点攻克四川峨眉第二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测试.docx

考点攻克四川峨眉第二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测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点攻克四川峨眉第二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达标测试试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A.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B.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C.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D.组成:一个CO2分子比一个CO分子多一个氧原子2、过滤时不正确的操作是A.为增大过滤速率,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B.漏斗下端的尖嘴口紧靠烧杯内壁中上部C.过滤器内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D.玻璃棒末端靠在漏斗内三层滤纸处3、下列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B.动植物的呼吸过程中发生缓慢氧化C.过多排放二氧化碳会形成酸雨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4、钼是稀有矿产资源,在钢铁工业的应用中居首要地位。下图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B.属于非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D.元素符号为MO5、“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A.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B.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C.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D.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6、如图所示是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B.物质B是单质,C和D都是氧化物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A、B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铝B.氢氧化钠C.金刚石D.C608、下列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B.C.D.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空气中气体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所以氧气可作为燃料B.稀有气体是制造化肥的重要原料C.二氧化碳可作为气体肥料D.氮气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点燃酒精灯C.闻气体气味D.读取液体体积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高铁酸钠()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次氯酸钠(NaClO)氧化法生产。(1)次氯酸钠(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___;(2)高铁酸钠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填最简比)。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______(填数字符号)组合,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收集装置不能采用另外两个装置的原因是______。3、2020年9月22日,我国政府承诺: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CO2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各种方式抵消排放的CO2量,重新实现碳平衡。(1)煤、天然气和____________通常称为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可采取的策略有____________。(2)要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目标,可用化学方法对CO2人工捕获,如将空气通入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已知:碳酸钾易溶于水),写出用氢氧化钾捕获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3)某研究机构发明了转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技术。方法一: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用甲醇生产人造纤维;方法二: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后用作燃料。这两种转化方法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分别是(填“增加”“减少”“不影响”):方法一_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4、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在8座冰上场馆中,均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系统。其制冷原理是液态二氧化碳蒸发_________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整个制冷系统的碳排放趋近于零,该技术有利于控制_________的加剧。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5、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1)从宏观组成上分析,金刚石、石墨都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属于___________(填“单质”“化合物”或“氧化物”)。(2)从微观结构上分析,金刚石、石墨都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但是两者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3)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石墨在生产生活中的一条重要应用是__________。6、用下图实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1)一段时间后,两只烧杯中蜡烛均熄灭。能证明“CO2密度大于空气”的烧杯是_____(填烧杯序号)。(2)观察到试纸变红,由此不能得出“CO2与水发生反应”的结论,理由是_____。(3)实验后小心烘烤试纸,观察到的现象是_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