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建筑构造1.doc

建筑构造1.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筑构造》课后思考题绪论建筑构造设计的主要任务?建筑构造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艺术造型、技术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并运用物质技术手段,适当地选择并正确地决定建筑的构造方案和构配件组成以及进行细部节点构造处理等。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建筑物质实体一般由承重结构(基础、承重墙体、楼板、屋面板等)、围护结构(外围护墙、内墙等)、饰面装修(一般按其部位分为内外墙面、楼地面、屋面、顶棚等饰面装修)及附属部件(一般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门窗、遮阳、阳台、栏杆、隔断、花池、台阶、坡道、雨篷等)组合构成。建筑的物质实体按其所处部位和功能的不同,为叙述的方便,又可分为基础、墙和柱、楼盖层和地坪层、饰面装修、楼梯和电梯、屋盖、门窗等。建筑的分类?建筑的类型在宏观上习惯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民用建筑:①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②按建筑的修建量和规模大小分为: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③按建筑的层数分为低层建筑(1-3层)、多层建筑(24米以下3层以上)、高层建筑(10层及以上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其他非单层民用建筑)④按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⑤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为一(100年以上)、二(50-100年)、三(25-50年)、四级(15年以下)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作用力、地理气候条件、人为因素)、使用者的需求、建筑技术条件、建筑经济因素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坚固实用、技术适宜、经济合理、美观大方第二章墙体部分P411.简述墙体类型的分类方式及类别①按墙所处的位置分为外墙和内墙,按布置方向分为纵墙和横墙。②按受力情况分为承重墙、非承重墙。砖混结构中的非承重墙分为:自承重墙(自重传给基础)、隔墙(自重传给楼板层或附加小梁)框架结构中的非承重墙分为:填充墙(位于框架梁柱之间)、幕墙(悬挂于框架梁柱的外侧起维护作用)③按材料及构造方式分为:实体墙、空体墙、组合墙。④按施工方法分为:块材墙、板筑墙(现浇板)、板材墙(预制板)。2.简述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①横墙承重:适用于横墙较多且间距较小、位置比较固定的建筑。房屋空间刚度大,结构整体性好。②纵墙承重:横墙较少,可以满足较大空间的要求,但房屋刚度较差。③纵横墙双向承重:可以满足空间组合灵活的需要,且空间刚度较大。④局部框架承重:内部框架承重、四周墙承重,可以满足大空间需求,房屋的总刚度主要由框架来保证。4.墙体设计在使用功能上应考虑哪些设计要求?①保温与隔热要求:外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使室内温度环境在外界环境气温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相对的稳定,减少对空调和采暖设备的依赖。②隔声要求:要求建筑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进行不同标准的噪声控制。城市住宅42dB、教室38dB、剧场34dB。③防火要求:选择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符合防火规范的材料。在较大的建筑中应设防火墙。④防水防潮要求:在卫生间、厨房、实验室等有水的房间及地下室的墙应采取防水防潮措施。⑤建筑工业化要求: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提高功效,降低劳动成本。6.简述墙角水平防潮层的设置位置、方式及特点。位置(详图见书P24):①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位于垫层范围内低于室内地坪60mm处,同时还应至少高于室外地面150mm。②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时,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③当内墙两侧地面出现高差时,还应设竖向防潮层。方式及特点:①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3-5%防水剂,厚度20-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做混凝土防潮层。此法构造简单,但砂浆开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果。②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Φ6钢筋。此法防潮性能好。③油毡防潮层,先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此法防水效果好,但有油毡隔离,削弱了砖墙整体性。PS:如果墙角用不透水的材料(如条石或混凝土等),或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时,可以不设防潮层。7.墙身加固措施有哪些?有何设计要求?①门垛和壁柱:在墙体上开设门洞一般应设门垛,特别是在墙体转折处或丁字墙处,用以保证墙身稳定和门框安装。门垛宽度同墙厚、长度与块材尺寸规格相对应。如砖墙门垛一般为120mm或240mm。当墙体受到集中荷载或墙体过长时(如240mm厚、长超过6m)应增设壁柱,使之和墙共同承担荷载并稳定墙身。砖墙壁柱通常凸出墙面120mm或240mm、宽370mm或490mm。②圈梁:圈梁设在房屋四周外墙及部分内墙中,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其上表面与楼板面平,像箍一样把墙箍住。圈梁与门窗过梁宜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