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存在于时间》之感——我所认识的到的海德尔和《存在于时间》如果说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的方法是解释学的现象学的话,那么《存在与时间》的实质内容就是“生存主义”。——张旭我最熟悉的两位哲学家,一是康德,一是海德格尔(黑格尔也可以算一个)。对康德就比较有信心,对海德格尔则总是感觉理解得还不到位。但在我们那儿的小书店想找一本哲学书真的很的难,所以就选定了《存在于时间》做我的寒假阅读目标。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最重要的经典。一开始真的是被他晦涩的语言吓到了,当草草地读过一遍之后发现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既需要对这本著作有一种整体的眼光,也需要对海德格尔的思想渊源加以考察。为此我在对对海德尔做了充分了解之后又认真的阅读并理解了《存在于时间》海德格尔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师。与黑格尔类似,甚至比黑格尔有过之而无不及,海德格尔作为伟大的教师要远胜于伟大的著作家。实际上,海德格尔的著作大多数是他的讲演录。从《存在与时间》整体的叙事结构来看,整个著作分为层层递进的三个部分:从日常生活的解释学,到清醒的畏的意志论及其对日常状态的否定,最后到本真的生存的时间性和历史性及其对前两个部分的重新解释。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它所完成的部分的核心部分乃是“此在与时间性”,整部书的导言和对此在的预备性的分析这两部分相对地居于次要的地位。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说《存在与时间》按照所完成的部分毋宁叫做《此在与时间性》。虽然海德格尔多次指出要从存在来规定此在这种存在者,但是此时他只是从此在与存在之间的这种解释学循环,这就意味着他是从此在的解释学去理解“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从存在本身的现象学去理解“存在的真”。与此相应,海德格尔也没有直接论述时间的存在方式是怎么样的,而是从此在的时间性出发去解释时间本身。这个问题以后讨论《存在与时间》时我们还会遇到,现在简单地说几句。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人与万事万物一样也是一种存在者,不过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存在者,其不同之处就在于:人这种存在者不是现成的已成定型的存在物,而是未成定型的开放的存在者。换言之,人是一种“活”的存在者,因而存在就有可能通过人这种存在者这里“存在出来”,得以显现。既然如此,人与存在之就存在着一种亲密的关系:一方面人这种存在者乃是存在得以显现的“境域”,另一方面亦意味着人这种存在者怎样理解或领悟自己的存在,他就怎样存在,而存在也就怎样存在出来。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我们怎样理解自己的存在,我们就怎样存在。由此可见,我们怎样理解存在,的确是性命攸关的问题。因次海德格尔从来不是仅仅将存在问题看作是纯粹的理论问题,他将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遗忘看作是西方文明的衰落的根源所在,主张通过重提存在问题来医治西方文明的锢疾。形而上学代表的是西方哲学的科学思维方式,这种科学思维方式造就了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但是也导致了西方文明的危机。当人遗忘了存在,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物上的时候,他便与自己的根源断绝了联系,被“连根拔起”,迷失了方向,误入了歧途。人类误以为他可以而且已经通过科学破解了宇宙自然的奥秘,从此人类就真正成了宇宙自然的主人,但是实际上他在把存在物化的同时也把自己物化了,于是他一步步地走向了毁灭的边缘。因此,存在问题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理论问题,对人类来说它是性命攸关的现实问题。海德格尔试图重提存在问题,正本清源,回归存在的本源处,寻求解决西方文明问题的新途径。在《存在与时间》的结尾,海德格尔念念不忘地说,此在与时间性只是一条通往理解存在与时间本身的道路。海德格尔的确在他晚期的哲学中实现了这一转折。但是,在《存在与时间》中,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沿着海德格尔本人所筹划的非常精致的叙述结构去理解他的“存在主义”吧。石婷人力1001班10031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