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礼貌歌》教案大班《礼貌歌》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礼貌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大班《礼貌歌》教案1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歌曲ABA的结构,能用欢快、跳跃的方法演唱A段,而用抒情、舒展的方法演唱B段歌曲。2、教幼儿学会轮唱、领唱、齐唱。3、引导幼儿用歌声抒发毕业前对老师的一片深情。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重点教幼儿学会轮唱、领唱、齐唱。难点帮助幼儿认识歌曲ABA的结构,能用欢快、跳跃的方法演唱A段,而用抒情、舒展的方法演唱B段歌曲。活动准备音乐。活动过程1、教师指导幼儿认识歌曲ABA的结构和性质。请幼儿倾听音乐,使幼儿知道这首歌曲有三段,前后两段的旋律是一样的,比较欢快、跳跃,中间一段则是比较抒情舒展的。2、学新歌。教师随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歌词。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有节奏的朗诵歌词。教师帮助幼儿随琴声将歌词填入曲调中唱出。引导幼儿用欢快和跳跃的方式演唱一、三段,而以抒情的方法演唱第二段,并通过练习让幼儿正确掌握。3、讨论各种形式的歌唱方式。组织幼儿讨论。--哪一段比较适合领唱?为什么?请幼儿领唱第二段,全体幼儿在第一、三段合唱,教师用指挥动作及语言及时提醒。教幼儿看老师指挥,用轮唱的方法演唱第三段,并学会倾听。4、幼儿演唱歌曲。综合练习。反思1、在对待学生授课的时候,要显得再从容一点,语言精炼一点,多从指导老师身上学习一些好的地方。用最好的状态备好每一节课。2、对歌曲的处理上,花多点功夫,多想多练。以学生的全程投入来衡量自己的备课水平,如何吸引学生,如何让学生最大效率的吸收和消化作为自己首要思考的问题。3、当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时,能及时有效地做出处理。如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能不能照常地进行授课,这是我需要考虑的。像最后两节课的去情况,我应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准备好U盘,更换课室时才不会乱了分寸。3、大班音乐公开课量词歌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朗诵儿歌《量词歌》,感受儿歌活动的乐趣。2、通过找错、创编活动,能正确使用量词。3、以愉悦地情绪参与猜想、摸奖游戏,体验和父母一起学习的快乐。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活动准备:1、一份教师使用的大型图夹文儿歌范图,为遮挡式。2、摸奖盒一只,里面放有各种物体的卡片,卡片的背面写有相应的奖品名称。3、每个家长的手背上贴有一朵笑脸花。4、汉字卡片"量词"。活动过程:一、找错活动,提高幼儿的听辨、改错能力。1、师:现在,老师要讲几句话,这几句话中有三个地方讲错了。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能把错的地方找出来。2、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小红、小芳两条好朋友出去玩。她们在草地上跳绳、捉迷藏,真开心!玩累了,就去买两件方便面泡着吃。吃完后,她们就爬到一朵床上睡觉了。"3、引导幼儿大胆找出错误并进行改正,对量词的正确使用有个初步的感知。4、小结:小朋友真聪明!把我说错的地方都找出来了。两条好朋友应该说两个好朋友、两件方便面应该说两袋方便面、一朵床应该说一张床。"个、袋、张"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量词。"(出示字卡"量词"。)二、通过猜想、揭示活动,引导幼儿愉快地学习儿歌。1、师:今天,有很多量词都跑来跟我们做游戏了。不过,他们都躲在一首儿歌里面,要大家把他们猜出来呢!你想来猜一猜吗?(想)2、出示儿歌第一句"一头牛,两匹马。"师:看!图上是什么?有多少?请你来说一说!(引导幼儿说:"一头牛,两匹马。")3、猜想第二、第三句儿歌中的物体名称。师朗诵"三条××,四只×,五本×,六支×。"把××朗诵在心里,鼓励幼儿大胆猜想物体的名称。例如:三条鱼、三条裤子、三条辫子、三条狗……四只小鸭、四只小鸡、四只螃蟹……五本本子、五本书……4、出示儿歌内容,为猜对的幼儿鼓掌。5、猜想第四、第五句儿歌中的量词。师朗诵"七×树,八×花,九×飞机,十×车。"把"×"量词念在心里。(引导幼儿自己想猜想哪一个就说哪一个,可以不按照顺序。)6、出示正确答案,给予猜对的幼儿以言语奖励。7、教师小结:想不到一个小小的量词也有这么大的学问,牛要说"头"、马要说"匹"。所以说(出示儿歌最后一句):"量词千万别说错,说错就要闹笑话。"(幼儿跟念两遍。)三、采用多种形式学习朗诵儿歌《量词歌》。1、倾听老师完整地朗诵一遍。2、幼儿跟着老师完整、慢速地朗诵一遍儿歌。(老师的声音高、幼儿的声音低。)3、前排、后排幼儿分批跟着老师朗诵,(老师的声音要逐渐放低。)比一比哪排念得响亮、整齐?4、男、女幼儿对念儿歌。(分前半句、后半句。)5、幼儿、家长对念儿歌,形式同上。6、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