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开链单元的并联机器人动态静力分析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单开链单元的并联机器人动态静力分析的中期报告.docx

基于单开链单元的并联机器人动态静力分析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单开链单元的并联机器人动态静力分析的中期报告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开链单元的并联机器人动态静力分析方法。首先,对单开链单元的建模和求解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利用该方法对并联机器人的动态静力进行分析和计算。最后,通过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关键词:并联机器人;单开链单元;动态静力分析;一、引言并联机器人作为一种高自由度的机器人系统,在工业自动化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其动静力学分析是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动静力学分析方法多基于刚体运动学和牛顿-欧拉动力学原理,难以适用于并联机器人这种高自由度的机器人系统。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开链单元的动态静力分析方法,以适用于并联机器人系统。二、单开链单元的建模和求解方法单开链单元是指机械系统中构成链条的最小单元。其模型如图1所示。单开链单元由一条刚性杆件和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质点组成。其中,R为杆件的长度,θ为杆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φ为杆件从m1到m2的夹角。图1单开链单元模型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动力学方程,可以列出单开链单元的运动学、动力学和静力学方程。具体如下。运动学方程:x1=Rcosθy1=Rsinθx2=x1+Rcos(θ+φ)y2=y1+Rsin(θ+φ)动力学方程:(m1+m2)Rθ''+m2Rφ''cosφ-m2R(θ'+φ')^2sinφ=f1Lm2Rsinφ(θ''+φ'')+m2R(θ'^2+φ'^2)cosφ=f2L静力学方程:F1x=-f1F1y=-(m1+m2)g+f2F2x=-f2F2y=-m2g其中,f1和f2为单开链单元上的约束力,L为单开链单元的长度,F1x、F1y、F2x、F2y分别为单开链单元上两个质点的受力分量。根据上述运动学、动力学和静力学方程,可以求解单开链单元的运动状态、约束力和受力分布等。进一步地,可以利用单开链单元来建立并联机器人的动态静力学模型,以完成对其动态静力学特性的分析。三、并联机器人的动态静力分析本文所提出的动态静力分析方法基于单开链单元模型,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并联机器人系统。其流程如下。1.根据机器人系统的结构和连杆参数,将机器人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单开链单元。2.对每个单开链单元,根据其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求解其运动状态、约束力和受力分布等。3.利用动力学平衡方程,将每个单开链单元的受力分布转化为机器人系统的总受力分布。4.根据机器人系统的总受力分布,求解机器人系统的运动状态和约束力等。通过上述流程,可以得到机器人系统在任何姿态下的动态静力学特性,包括机器人系统的运动学、动力学和静力学参数等。四、仿真与实验结果为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动态静力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其中,以某通用并联机器人为例,对其进行了动态静力分析。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动态静力分析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机器人系统在不同姿态下的动态静力学参数。同时,该方法具备较高的计算效率和实用性。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动态静力分析方法可以与实际测量结果相吻合,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准确性。五、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开链单元的并联机器人动态静力分析方法。该方法以单开链单元为基本单元,建立了机器人系统的动态静力学模型,具备较高的计算效率和实用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机器人系统在不同姿态下的动态静力学参数,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