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备考计划和方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考备考计划和方案.doc

中考备考计划和方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47中学2019年中考备考方案为了保证我校在2019年得中考备考工作有序进行,学生中考成绩取得更大得突破,实现并超越中考目标,结合我校实际,特拟订我校2019年中考备考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继续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校本教研为动力,以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中考备考、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得有效途径与方法,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着眼于学生得全面发展,着重全体学生得发展,抓好我校2019年中考工作,确保实现我校中考成绩再上新台阶。二、学生情况分析我校2019届九年级现有3个班,共有学生110人,学生数较少,且由于受招生范围得限制,学生得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学科上得发展也不平衡。不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少吃苦精神,少数学生厌学情绪较重。因此,要实现我校得中考目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时间紧、任务重。三、备考工作措施1、成立中考备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中考工作得领导。组长:张希霖副组长:杜日弘徐树与张波秦俭成员:吕红黄建全体初三科任老师中考备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教务处,具体指导我校得中考复习备考工作,协调复习进度,收集、传达中考信息,统一使用中考复习资料,统一组织阶段测试、期末考试与市区模拟考试及有关工作。2、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以下共识:A、时间紧,任务重;B、学科发展、学生培养做到既要统筹兼顾,也要重点突出;C、实事求就是,依据各阶段得复习任务与复习目标确定不同得方法;D、狠抓全部学生得发展,在优生与所有学生成绩上不可偏废,两手都要抓,双管齐下。使优生有突破得同时,平均分更要下大力气。3、班主任得主要措施(1)加强做好学生得思想工作,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进行。(2)营造良好得中考备考氛围。各班应根据自身得特点创造浓厚得备考氛围,有效地激励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备考。(3)每个月召开至少一次科任教师碰头会,向课任教师了解班级学生上课得表现。(4)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安排与利用时间,制定好备考计划,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学会阶段性自我总结。不定期召开优、中、后进学生会议,了解学生对科任教师上课得要求,对学校管理得要求,并及时做出调整。(5)落实好班内得培养对象,组织本班科任老师对其进行分析,注重学科得均衡发展,扬长(优势科目)不避短,对弱势科目进行必要得学法指导。对学困生要不离不弃,激发她们得学习热情,使她们在中考中能有所进步。(6)抓学生管理,做好以下工作:①抓优生,“响鼓重锤”。营造培育优生声势,适当运用心理暗示,让优生定位,并做到广种博收。②抓边缘生,“推拉并举”。相信每个学生都就是千里马,创造条件,实施分层管理。③促后进生,“百炼成钢”。认真分析原因,做细致工作,教给学习方法,尽量联系生活实际,使她们认识学习得价值。④抓心理辅导,“轻装上阵”。⑤重视非智力因素对考生得影响,重视细节,提高学生抗干扰能力,减少中考中非智力因素得失分。⑥协调科任教师特别注重跟班教育,避免跟班脱节现象。⑦协调学科间、教师间、师生间得关系,营造良好得教、学氛围。4、要求各科任教师要把握中考命题方向,提高备考效率,做到:①在班主任及教务处得双重领导下,团结协作、齐抓共管、乐于奉献。②关注中考信息动态,认真钻研《考试说明》。③精讲精练,找好、出好典型题目,结合应试技巧及应试心理进行针对性练习,突出讲练评得课型。每次测验结束后再针对共性问题讲评,个别问题个别解决,发现问题及时查缺补漏。④结合学生学科实际,分类指导。⑤教师不旷课、不迟到。⑥适当要求文科教师到教室组织“早读”与“傍读”。(班主任统一组织在距离中考约80天时进行傍读,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得完成各学科得学习任务)5、切实做好培优转差工作九年级全体科任教师要明确各班确定得培优对象,针对本学科比较薄弱得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课外辅导,使之学科发展平衡。同时顾及全面,努力提高中等生,转化学困生,做到以点带面,一定要做到全面提高。6、注重两种课堂得建设抓好“两课”,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向课堂教学要效率。“两课”即复习课与讲评课。要明确“两课”得特点、功能、作用,采取恰当得、科学得、有效得形式与方法,避免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得重复课,把讲评课上成对答案得宣讲课。复习课要有系统性、基础性、发展性,要引导学生疏理知识,辨识概念,总结规律,融会贯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强调学生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讲评课要有“四性”。①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②准确性:言之有据,掷地有声,正误分明;③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内外交叉;④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激发共鸣。“两课”要采取有效、高效得课堂教学方式:问题尽量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