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教案三年级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教案三年级(通用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教案三年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教案三年级篇1教学要求: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2、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每逢”、“甚至”造句;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读题,解题板书课题:15海滨小城查字典“滨”,说说“海滨”的意思。(滨,水边;海滨,靠近海边的地方。)思考:看了这个课题,你想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轻声读课文。要求:自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把字音读准。如还有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划出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或查字典弄懂意思;2、读后检查了解生字的掌握情况,注意给下列字正音:胳臂()散发()绒()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海滨:指靠近大海的地方。浩瀚:指海水广大无边的样子。寂寞:孤单、冷清。喧闹:喧哗、热闹。本课指人们因为高兴而大声喊叫,声面非常活跃。热闹:本指繁盛活跃的景象。本音标指鲜花竞相开放的景象。每逢:每次遇到。三、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海滨的景色?哪几个自然段写小城的景色?怎样给课文分段?学生练习在书本上分段。师生交流:第一段(1-3):写海滨的景色。第二段(4-7):写小城的美丽景色。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新课说说本课写了几方面内容?教师板书:海滨小城二、指导学习第一段(1-3自然段)(一)划一划,理清层次用笔划出有关的句子或词语,“海滨”主要写了哪几个地方?“人们走到街的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写大海“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是……贝壳”------写沙滩(二)读一读,抓住特点1、找出第2自然段中表示颜色的词,出示训练题:天是的,海也是。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的机帆船和军舰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的、的海鸥,还飘着的云朵。指导朗读上面一段话。2、读第2自然段,理解“镀”字。3、读第3自然段,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填空:()的鱼()的虾和蟹()的海螺找出本自然段中一对反义词:寂寞——喧闹说说上面词语的意思。想象一下,喧闹——会有哪些声音出现呢?4、小结:作者写海滨时抓住了颜色多而美丽——色彩绚丽的特点。(三)夸一夸,体会感情作者的家乡这么美丽,你能替作者来夸夸吗?(用自己的话或书上的语言均可)1、小组练习;2、指名出来展示。(四)小结学习方法划一划,理清层次读一读,抓住特点夸一夸,体会感情三、运用上面的方法,分小组自学课第二部分内容。划一划:“小城”写了哪几个地方?读一读:“小城”有什么特点?夸一夸: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四、检查自学情况1庭院——树多;公园——舒适;小城——美丽而整洁街道——干净。2理解词语“热闹”“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这里还可以填什么词?(美丽、鲜艳等)哪一个词好?为什么?3、夸一夸小城的美丽或整洁。(展示)五、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1、顺序:由远及近;2、抓住特点。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教案三年级篇2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语文教案-海滨小城。2.熟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3.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熟读课文,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教学步骤:(一)导入1.出示课题:海滨小城2.课题由哪两个词组成的?我们一看课题,就知道课文写哪些内容?(课题由“海滨”和“小城”两词语组成。课文是写海滨和小城的美丽景色。)3.什么叫海滨?(靠近大海的地方。)(二)提出学习目标1.海滨小城美丽的风景有什么特色?2.作者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抓住的特点进行描述的?(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些什么?2.学生交流自学情况。第1自然段:蔚蓝色的浩瀚的大海上,许多船只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海鸥,飘着云朵。第2自然段:早晨,海面上到处都被朝阳镶上了一层金黄色。第3自然段:沙滩上遍地是各种各样的贝壳。捕鱼的船队归来时,海滩上就喧闹起来。第4自然段: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许多树。第5自然段:小城公园里的榕树很美。第6自然段:小城的街道多,而且用细沙铺成,十分干净。(四)指导分段1.第一段:1-3自然段。第二段:4-6自然段。(提示:课文是根据“海滨”和“小城”不同的类别分段的。)2.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