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doc

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新教学大纲新教材指导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新的教学大纲已经公布,新编教材也已经出版。为更好地贯彻新教学大纲精神,统一教学思想,特提出如下实施指导意见:一、课程任务计算机是重要的学习工具,《计算机应用基础》已被教育部确定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其作用是服务公民的基本文化素养;服务专业学习;为终身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各校必须确保安排足够的学时,以满足教学要求。二、教学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承担的作用是:培养未来合格劳动者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为专业学习提供基本手段;介绍终身学习的技术和平台。三、内容结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包含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扩展模块三个模块。其中基础模块是必修内容,各校必须完成教学任务。职业模块是结合基础模块进行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训练,其作用旨在提升学生工作、生活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各校可按具体情况选择一部份内容实施教学。扩展模块不做要求。各校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若干内容。我市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推荐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黄国兴周南岳主编的新编教材。四、教学实施计划建议安排学时:120课时。分二学期完成,以每学期20周计,每周安排3学时。或者两个学期分为4+2学时方式实行。如果结合学生考证(高新认证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可以适当增加课时。五、实践教学与竞赛建议全部使用机房教学,即全部课时在机房中完成。如果学校确实条件所限,暂时无法满足的,至少应该确保一半课时在机房一半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新大纲新教材的教学理念体现在“以学生为本”、“做中学、做中教”等“行动导向学习”教学方法上面,每一部分内容都有案例教学,在机房中教学最能符合这一先进教学理念的实行。现在电脑已是普通学习工具,设备价格不高,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增添机房设备以符合教学要求。要求各校每学期开展一次技能竞赛,内容如下:1、文字处理;2、演示文稿。六、教学评价考核内容应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考核方式要以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从“考一次”的终结性考评转变到”一直在考察”的过程性考评。建议参考如下方式:期末考试40分,作业10分,小组实践项目30分,电子学习档案10分,课堂表现10分。本课程教学应与技能认证相结合(如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学生至少要考到壹本证书。各校可根据本校学生参加何种技能证书考试,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以满足考证需求。漳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漳州市中职校计算机学科组2009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