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碑林区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培优A卷).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陕西省碑林区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培优A卷).docx

2024年陕西省碑林区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培优A卷).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刑法知识考试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2024年陕西省碑林区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培优A卷)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能构成盗窃罪。这是犯罪()特征的体现。A:刑事违法性B:社会危害性C:应受刑罚处罚性D:罪刑法定答案:C2.根据犯罪主观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正确的是()。A: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10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B:丁为了杀害李四而对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四送往医院抢救脱险。经查明,毒物只达到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到医院,李四也不会死。丁将被害人送到医院的行为和被害人的没有死亡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丁不能成立犯罪中止C:乙基于报复社会的意图实施放火,见火势起来后又害怕,然后找来群众一起把火扑灭。乙不是犯罪中止D:丙对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离开现场。2小时后,丙为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但王某因伤重抢救无效死亡。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答案:A3.某甲系某酒店保安,一日,其妹在酒店门口遭某男调戏侮辱,其妹跑到酒店,向某甲哭诉。某甲顿时火冒三丈,手持木棍,奔到楼外,快步追上已逃离现场的某男,将其打成重伤。某甲的行为属于()。A:故意伤害罪B:防卫过当C:寻衅滋事罪D:正当防卫答案:A4.孙某在13周岁的时候盗窃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15周岁时抢劫价值1000元的物品,盗窃价值2000元的物品,抢夺价值3000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又盗窃价值4000元的物品,抢夺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对孙某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涉案财物数额应为()。A:抢夺5000元,盗窃4000元,抢劫1000元B:抢夺5000元,盗窃6000元,抢劫1000元C:抢夺2000元,盗窃6000元,抢劫1000元D:抢夺2000元,盗窃4000元,抢劫1000元答案:D5.下列罪中,属于复杂客体的犯罪是()。A:放火罪B:诈骗罪C:抢劫罪D:投放危险物质罪答案:C6.吴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于7月27日考验期满,其所在服刑的监狱于当日上报了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两天后即7月29日,吴某因同监舍的郑某无故辱骂他而将郑某打聋了一只耳朵(轻伤)。对吴某应当()。A:撤回减刑材料,延长考验期限B: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C:以无期徒刑和故意伤害罪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D:报请当地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答案:C7.甲系美国人,系该国政府一职员,2006年5月14日,以旅游者的身份来我国;6月3日,甲在乘坐我国某航空公司航班飞机飞往新加坡途中,因琐事与邻座一意大利人发生争执,遂用航班上的塑料餐叉将对方右眼刺伤失明。关于本案是否可适用我国《刑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依照地域管辖原则,如果甲实施伤害行为时,该飞机正在我国领空则本案适用我国《刑法》,若在他国上空则适用他国法律B:本案的犯罪人是外国人,被害人亦为外国人,依照属人管辖原则不适用我国《刑法》C:甲伤人行为发生在我国的飞机内,应适用我国《刑法》D:本案中涉案人员甲是外国政府职员,依照国际法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因而本案不适用我国《刑法》答案:C8.某甲系某金矿劳资科科长,某日深夜,甲潜入本矿保存黄金的仓库,撬开保险柜,窃得金砖一块,重500余克。甲将该金砖切割出售时,被抓获归案。甲的行为构成()。A:贪污罪B:盗窃罪C:侵占罪D:玩忽职守罪答案:B9.下列情形中,不认为是犯罪的有()。A: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B: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C:甲打电话约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D: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答案:D10.对下列()罪犯规定不需要实行社区矫正。A:管制B:假释C:拘役D:缓刑答案:C11.甲某开着一辆偷来的汽油罐车向正在驶来的一列客车冲去,某丙见状用步枪将某甲击毙,油罐车翻下路边沟中爆炸烧毁。某丙的行为是()。A:防卫过当B:正当防卫C:紧急避险D:避险过当答案:B12.以保护本国为出发点,主张不问犯罪人属于哪国,也不问犯罪地点在国内外,只要侵害了本国国家和公民的利益,都适用本国刑法。这种原则称()。A:属地原则B:保护原则C:属人原则D:普遍原则答案:B13.甲为了报复某村委会,将一草垛点燃,但突降大雨将其引火物浇灭,甲见无法点燃草垛,遂离开。甲的行为属于()犯罪形态。A:犯罪未遂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