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核为代表的新能源.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风、光、核为代表的新能源.doc

风、光、核为代表的新能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根据IEA出版的“WorldEnergyOutlook2010”提供的预测数据,全球一次能源的需求量在2035年较之2008年要上扬36%;同期,中国一次能源的需求量将上扬75%,完全依赖传统的燃料来满足这一需求显然不现实,必须开拓新能源的使用途径。在能源需求增长的同时,节能减排压力显现,我国单位GDP碳排放量减排却居高不下。节能减排有多种途径,发电上使用清洁能源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我们认为以风、光、核为代表的新能源以及水电、抽水蓄能、生物质能等其他清洁能源将保持长期高景气度。核电:政府强推,前途光明中国大陆目前已建成并处于运营状态下的核反应堆数目是13座,全部是加压轻水反应堆,总装机容量为10.23GWe。其中5座在广东省,6座在浙江省,2座在江苏省。在建或已批准建造的有64座,总装机容量大约在72.67GWe。接近85%或是AP1000型,或是CPR1000型,其中在江苏省和广东省已计划各建造2座CRP10000型的核反应堆。已提出建造计划的大约有150座核反应堆,总装机容量大约在150GWe,其中的绝大部分也或是AP1000型,或是CPR1000型。核电发展的基本路线是:在第三代核电技术(即AP1000设计建造技术)完全消化吸收掌握之前,在通过国际招标建设核电站的同时,以现有第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即CPR1000设计建造技术)为基础,继续设计改进和研发,自主建设适当规模的压水堆核电站。2040年之前,加压轻水反应堆将占主导地位。快速中子核反应堆在2020年之后要加速发展,计划2050年之前,快速中子核反应堆的装机容量要达到200GWe。“十二五”规划将《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提出的“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40GWe”的目标提高至86GWe,考虑到目前已建装机容量为10.23GWe,那么未来十年里,核电装机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将接近24%,核电设备制造厂商迎来景气高峰。对于核电,我们重点推荐公司:东方电气(600875)(600875)、中核科技(000777)(000777)。光伏:产业链分化不可避免长期来看,光伏产业前景非常广阔。光伏发电在发电量中占比还很低,有极大的提升空间。短期而言,欧盟下调补贴使得众多集成商赶在政策变动前完成安装,这促成了2010年装机容量的超预期增长,但也透支了来年的行情。由于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跌,光伏电站投资收益率上升,大量资金涌入该领域,欧洲部分国家甚至出现了光伏电站投资过热的情况,这给政府降低光伏补贴带来非常充足的理由,也是补贴下调的根本原因;另外一方面,低迷的经济状况迫使欧洲诸国纷纷削减财政预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双重因素下,欧洲各国政府普遍下调了对光伏发电的补贴额度。我们判断2011年欧洲市场难以再现今年的高增长,与此同时,其他区域有可能出现亮点,美国“千万屋顶计划”的实施和中国四部委的联合行动预示着这两个装机潜力最大的市场开始加速启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行业整体景气度仍然向好。我们认为,多晶硅供应紧张局面难以缓解。而电池片与组件,警惕销量与价格构成“双杀”。由于年中的“抢补贴”热潮已过,明年需求增速很可能不及今年,加上近期电池片与组件厂商大幅扩产,市场中存在对于这个环节产能过剩的担忧,这些都在近期的产品价格走势中得到了体现。我们认为多晶硅企业面临的主要机会在于是否有能力使得成本下降速度快于多晶硅售价下降速度,换而言之,成本控制能力将是多晶硅企业成败的关键。由于多晶硅位于光伏产业链最上游,相比组件环节来说,多晶硅成本下降更依赖于技术与规模,此外,自备电厂的企业具有明显优势。对于该行业,我们重点关注的公司有天威保变(600550)(600550)和向日葵(300111)(300111)。风电:龙头企业仍有超额利润根据风电行业权威咨询机构——BTM公司的预测,2020年全球的风力发电装机将达到12.31亿kW(是2002年世界风电装机容量的38倍),年安装量达到1.5亿kW,风力发电量将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2%。根据BTM的市场研究报告预测,2013年中国风电装机总量将可能达到5492万kW;业内预测2020年将可能达到1.5亿-3亿kW。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对风力发电设备的需求将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能源的短缺和价格的上扬,环境保护压力的持续增大,风力发电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将成为促进风电行业增长的持续动力。在可预期的巨大市场空间面前,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基数增大,中国风电装机增速难现过去几年的翻番增长,但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2010年以后,我国大型风电机组制造行业供不应求的局面可能发生改变,随着新的竞争者逐步成熟,预计行业总体利润率将会有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