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东省佛山市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广东省佛山市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古代诗文HYPERLINK"http://www.5ykj.com/shti/"\h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2)苔痕上阶绿,。(刘禹锡《陋室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养刘之日短也。(李密《陈情表》)(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二)文言文HYPERLINK"http://www.5ykj.com/shti/"\h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馀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馀,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穀?”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晋公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於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选自《史记•晋世家》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楚大国而固遇子重固:坚持B、晋人多附焉附:附和C、今重耳言不孙孙:逊D、其国且伐伐:讨伐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重耳成就伟业是必然的”一项是(3分)①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②成王厚遇重耳③从者皆国器④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⑤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⑥为内应甚众A.①②④B.③⑤⑥C.②⑤⑥D.①③④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成王自称“寡人”“不穀”,这是一种谦虚的称谓。B、成王以对待诸侯的礼节款待重耳,重耳以"退避三舍"答楚成王回报的问题,激怒了楚国将领。C、晋国大夫栾、郤等听说重耳在秦,就和阴来等人一起来劝说重耳回国。D、晋惠公死后,在外逃亡十九年后,重耳在穆公的帮助下回晋国。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3分)(2)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秋晓行南谷经荒村①柳宗元杪秋霜露重②,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③,何事惊麋鹿?【注释】①南谷:在柳宗元贬谪之地永州城南郊。②杪(miǎo),末也。“杪秋”,即深秋。3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天地》。(1)此诗写景,处处紧扣“秋”字,请简要分析。(2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分别是如何抒发的?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二、文学名著阅读、文化经典、(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马斯洛娃感到自己在政治犯队伍里受到了公正的待遇,性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一个名为西蒙斯的政治犯也爱上了马斯洛娃,在爱的感召下,马斯洛娃恢复了原来纯洁、明朗的天性。(《复活》)B.由于秦氏去世,宁府人手不够,事务又极其繁杂,贾珍便拄着拐杖去请凤姐来协助办理丧事。凤姐知道这是一个表现的好机会,心里十分乐意,征得王夫人同意后便应承下来。荣宁两府的各种事务应酬虽然繁多,凤姐却治理得有条有理,赢得了上下的一致赞誉。(《红楼梦》)C.刚一到上海这“魔窟”,吴老太爷的“金童玉女”就变了。这“金童玉女”是指跟随吴老太爷来上避难的七少爷阿萱和二小姐芙芳,他们刚到这个喧嚣繁华的大都市,就贪婪地注视与询问周遭的新鲜事物。这让一直信奉昌帝君的《太上感应篇》的吴老太爷无法忍受。(《子夜》)D.加西莫多因劫持爱斯梅拉达被捉拿,要接受法庭的审判,预审官是一个聋子,加西莫多也是一个聋子,他们的审问引来了满堂的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