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堂观察与思考.docx
上传人:雨巷****莺莺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堂观察与思考.docx

202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堂观察与思考.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堂观察与思考师:千年之前,杨万里在净慈寺送别自己的好友林子方,眼前是这一望无际、满目碧绿的莲叶以及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从哪看出来的。生:开心。师:是这样的吗说说你的理由。生:原本,诗人想到要和朋友辞别,心里是非常难过的。但是,他看到莲叶无边无际,荷花在朝阳的照射下这么美,诗人的心里能不开心吗师:是啊,要和朋友辞别了,即使眼前是这么美的景,诗人能真正开心起来吗〔生思考了一会。〕生:我觉得不可能,只能让诗人暂时忘记与朋友分别而已。如果朋友又要走了,诗人一定会依依不舍的。师:嗯,我觉得你体会得很真切,真正把自己放到了诗里,说出了自己的感受。那么,这首诗里,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接天的荷叶与这别样红的荷花呢生:我觉得荷叶仿佛就是作者,荷花就好象是朋友,荷花要有了荷叶才更美,他们就像这荷叶与荷花一样,永不别离。师:非常独特的理解!还有吗生:我觉得诗人与朋友就像这些荷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直到永远!师:你的理解也不错!生:我觉得诗人与朋友就好比是天和荷叶,朋友虽然离开了,但他们的心永远在一起,心心相印!所以诗人要说接天莲叶无穷碧。师:多么丰富而又与众不同的理解啊!诗的语言是凝练的,但它的内涵是丰富,我们读诗就要读出不同的理解与感受来。现在,你真正理解诗人写莲叶与荷花的用意了吗生:理解了,是为了表达自己与友人之间这种依依不舍之情。师:对,这就叫一切景语皆情语。其实,我们在前一课中也曾经学过相似的写法,还记得是哪一课吗生:爱如茉莉。师:非常正确!有时,我们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把这种情寄托于某种事物之上,通过描写这种物巧妙传达自己的这种情,这就叫借景抒情。现在,你能把诗人的这种情感通过朗读传达出来吗生练读。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评析古诗是非常凝练的,寥寥数语,却能传达非常丰富的内涵。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理解到位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需要老师巧妙地加以引导点拨,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理解层层深入,到达极至。在这一实录中,我抓住学生认识上的缺乏之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下,开始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反思自己原先的认识。最终,在原认识的根底上有了新的发现。至此,老师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再次引导学生关注文本。通过反复研读诗句,学生有了富有个性,不同层次的理解。虽然,这不是标准答案,但是这种认识是多元的、可贵的,这是学生深入阅读的心灵体会,是学生自我生活经验的一种积淀与反映,更是学生与作者情感的碰撞。这种情感体验没有距离,它穿越千年,在读者与作者之间构建了一座心灵之桥。这种情感,使得这短短几十字的古诗散发出浓郁的芳香。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它必有其内在的价值。不管在什么时候阅读,都会像窑藏的美酒一样,历久弭香,经久不衰!内容总结〔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课堂观察与思考师:千年之前,杨万里在净慈寺送别自己的好友林子方,眼前是这一望无际、满目碧绿的莲叶以及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从哪看出来的〔2〕师:嗯,我觉得你体会得很真切,真正把自己放到了诗里,说出了自己的感受〔3〕有时,我们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把这种情寄托于某种事物之上,通过描写这种物巧妙传达自己的这种情,这就叫借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