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企业与政府专题热点话题:国企老总应由谁来招聘?一、政府任命国企经理人员的弊端二、治理政府任命国企经理人员的基本思路将国有股转让给非公有制经济,使国有股不占控股地位。只要国有股不占控股地位,政府就失去了任命企业经理人员的制度基础,同时使国有资产搭非公有制经济的“便车”以实行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样可以解决政企不分、所有者缺位与内在约束不力的问题,政府也可以利用国有产权代表来影响企业的决策,使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违背社会利益。当然这时国有企业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还认为,降低国有股权重使国有股不占控股地位,是大中型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的选择之一。分散国有股权与培育占有一定权重的大股东。尽管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是个方向,但国有企业不可能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也不可能都去搭非公有制经济的“便车”,对于这部分国有企业,我们提出在分散国有股权的同时培育占有一定权重的大股东。分散国有股权是指通过国有股权互换、将国有股权转让给证券公司、投资资金、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其它法人企业等形式,将国有股分散给若干个国有持股单位和法人企业所有。培育占有一定权重的大股东是指在分散国有股权的基础上,让其它股东占有的权重增加。比如第二位至第十位九个大股东的股权权重加起来超过第一位大股东的股权权重。如果能够在分散国有股权的同时,培育占有一定权重的大股东,那么对于任何机构和企业集团来说,他对企业的影响只有原来的几分之一,这样单个部门或某一级政府的政治意向就不足以左右企业的行为,从而为政府退出企业作了体制上的安排。由于各持股单位的相互独立性和自身利益性,决定了他们将通过股东大会选举自己的代表进入董事会。并通过董事会将有才能的人选拔到经营者岗位上来,以确保各自的利益。因而可以建立起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可见,通过改革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是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进而依法有效监控经理行为的关键。培育经理市场,虽然政府任命国企经理人员有其弊端,但要想在短期内改变政府任命经理人选是不现实的,因为短期内国家作为大股东的事实不会改变。这里,我们可以设计出政府通过经理市场来决定经理人选的模式来替代传统的政府培养考核任命经理的机制。这样,一方面可以促成一个自由流动的经理阶层的形成,另一方面可以淡化经理“官本位”意识,政府也有选择余地,改变目前经理能上不能下的窘境。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一个纯赢利性的经济组织。解决政府任命国有企业经理人员问题,需要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套进行,需要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一个纯赢利性的经济组织,而不再具有政府基层政权组织的职能,只有这样国有企业的改革才能彻底,才可能解决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政府任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