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世界的气候类型》教案《世界的气候类型》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世界的气候类型》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世界的气候类型》教案1一、教学目标:1、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2、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2、教学难点: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五、教学方法:读图法。六、教学过程:1、导入:看图识区域:观看图片,根据图片景观判断它所属的地区,从而确定其气候类型。(热带雨林地区、热带沙漠地区、温带地区、寒带地区)2、气候:一个地方的气候是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下列句子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昆明四季如春;——气候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天气明天大风降临;——天气全班分十个组,抽签选取一种气候类型,探究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和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在亚马孙河流域,在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的岛屿上也有大面积分布。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极地地区全年严寒;——气候风和日丽。——天气3、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的两侧,最大一片分布在非洲大陆上。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干季时炎热干燥,湿季时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及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等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大,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中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热带沙漠。在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上和澳大利亚中部也有热带沙漠分布。全年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炎热干燥。《世界的气候类型》教案2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及景观图,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主要自然景观的分布。2、能够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能分析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二、教学重点: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及景观特征三、教学难点:依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判断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四、教学过程:(一)由“探索”活动导入教学1、简单介绍自然景观2、自然环境是由地形、气候、水纹、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3、由于地形、气候、水、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因素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二)学生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回答汽车拉力赛沿途经过哪些气候类型(三)借助教材上回幅景观图来讲解什么是自然景观(四)读教材“热带气候类型”图,说出四种气候类型依据四个地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形图(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森林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1、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就应该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2、不同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不同,形成不同气候的特点3、归纳四种气候类型的异同点并明确四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五)亚热带气候类型1、让学生观景雅典和上海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比较这两个同属亚热带的气候类型的异同点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地中海气候,这两种气候的分布特征,这两种气候景观差异和对比3、阅读地中海气候区的植物经一部加深对地中海气候类型的理解(六)温带气候类型1、三种:伦敦、乌兰巴托和北京的气温分别代表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异同。2、齐齐哈尔和巴黎分别位于亚欧大陆东西岸且唯独相当但温差很大,归纳温带海洋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差异。(七)寒带气候类型1、读图读出寒苔原气候和寒带冰原气候分布地区。2、读卡扎奇耶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其代表的.寒带苔原气候和特点。3、东方主要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所代表的寒带冰原气候。(八)高原、水地气候,教师通过板书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关于气候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变化成因。(九)教师对全文总结。(十)作业:1、从统计图上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的依据是()2、欧洲、亚洲、南北美洲都具有的气候类()3、欧洲西部温和多雨的气候受大西洋影响很大,据此可看出其影响因素是()4、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白雪皑皑的主要因素()5、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这种气候是()附答案:1、气温和降水2、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水地气候。3、洋流4、地形5、热带雨林气候《世界的气候类型》教案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地图说明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原因。2、掌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理解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3、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