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的未来-keso_xiaoonet收藏.docx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告的未来-keso_xiaoonet收藏.docx

广告的未来-keso_xiaoonet收藏.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广告的未来周杰认为,广告的未来,就是90%以上的广告,都是效果广告。所有广告客户,都无须再为无效的广告支付费用。2007年底,周杰从Google离职创办HYPERLINK"http://www.langtaojin.com/"浪淘金,此时距离他加入Google已经过去了5年多。原因?他认为Google的CPC广告模式存在本质的缺陷,但作为一个成熟的架构,以及日益庞大的广告业务的基础,Google已经无力对其进行颠覆性的改造。2002年,耶鲁的硕士周杰加入Google,那时候位于山景城的Google只有一座小楼,400多位员工,是硅谷众多创业公司之一。刚刚启动的AdWords业务,也只是公司的一个并不十分为人看重的新业务,周杰成为广告团队最早的十几名工程师之一。Google的广告业务后来非常成功,几乎超出所有人的预想,5亿美元,10亿美元,20亿美元,40亿美元……2009年,Google的营收规模达到240亿美元。不过,大品牌接受搜索广告的局面并未出现,反倒是众多过去从未做过广告的企业成为AdWords的主流用户。CPC也是最早的效果广告,点击才收费,没有点击就没有支出。但这种效果,只是相对于更传统的展示广告而言的,传统的广告更加无法评估效果。但是点击并不等于销售。互联网广告的点击率的总体趋势是,越来越低。另一方面,点击的价格却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周杰在Google还领导过反欺诈系统的开发,实际上广告点击欺诈,是由CPC广告模式带来的,无论多么高明的反欺诈防作弊系统,都无法根本杜绝点击欺诈(我2006年写过HYPERLINK"http://blog.donews.com/keso/archive/2006/03/14/767032.aspx"一篇文章)。2006年,周杰回国,成为谷歌中国的技术总监。好几个人跟我说过,周杰是最牛逼的产品负责人,是SuperStar。不过,谷歌中国注定是个悲剧,周杰投入巨大热情开发的本地搜索产品,生活被叫停,地图干脆连牌照都没拿到。不过,谷歌中国已经跟周杰无关,他的浪淘金公司现在有100多人的规模,4000多万的营收,没有接受过任何外部投资,已经度过了夭折风险最大的阶段,正在走向良性循环。Google广告的成功,关键在于对用户意图(或者欲望)的把握。用户每一次搜索,实际上相当于把自己的意图告诉了Google。搜索“CanonEOS5D”,多半你会是单反数码相机的潜在买家。但Google在合作伙伴网站所投放的AdSense广告,却无法获取用户的直接意图,只能进行网页内容的匹配。考察一下Google收入中,网络营收(通过合作伙伴网站所产生的营收,可以简单理解为AdSense收入)所占比例,很有意思:2005年二季度,6.3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6%;2006年二季度,9.97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1%;2007年二季度,13.5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5%;2008年二季度,16.6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1%;2009年二季度,16.8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1%;2010年二季度,20.6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0%。看出来了吗?尽管合作伙伴为Google贡献的收入在逐年上升,但这部分营收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倒是来自Google自己网站的AdWords收入的占比越来越高。事情的另一面是,网站上大量的广告位,对经常访问的用户来说,已经形成视觉盲区。因为广告的内容通常是用户不感兴趣的,结果导致用户下意识地忽略那个“很像广告”的位置。banner广告的点击率逐年下降,是因为用户对广告已经产生抗体。广告主因此失去了大量可能的销售机会,而网站可能也浪费了大量广告位,却没能产生收益。按周杰的说法,如果用浪淘金的广告,替换AdSense,网站的收益至少可以提升10倍。一个小网站过去放置AdSense如果可以产生1000美元的月收益,换成浪淘金的广告,收入可能提升至1万美元。很神对不对?其实也没那么神,周杰不过是把广告与人的联系变成一种可分析、可归类、可量化、可匹配的数据而已。当然,这是有很高的技术门槛的。从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到数据分析,到模型的建立,都不是容易跨越的门槛。没错,这会涉及用户的隐私。周杰说,中国没有严格的隐私规范,他们现在只能拿全世界最成熟的隐私保护规范来约束自己的产品,这种自我约束,有时候看起来有点书生气,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个人隐私被公开标价出售的地方。或许他期待有一天,可以带着他的产品杀回美国,所以他丝毫不敢在隐私问题上有所懈怠。追求广告严格匹配人的意图(欲望),带来的结果可能是,我们越来越愿意点击广告了,而大量的小网站也不必走歪门邪道了,同时广告主的支出也更有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