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导学--全套课件.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64 大小:6.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公共领导学--全套课件.ppt

公共领导学--全套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共领导学教学要求导论公共领导的定位西方的领导定义:1.领导是群体过程的中心。2.领导意味着人格及其影响。3.领导是劝导服从的艺术。4.领导是影响力的运用。5.领导就是一种行动或行为。6.领导就是一种说服的形式。7.领导意味着一种权力关系。8.领导就是一种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效果。9.领导是一种分化出来的角色。10.领导意味着结构的创始。11.领导就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三、领导与管理的区别领导与管理的区别第二节公共领导的特征第三节公共领导者的角色第四节公共领导学的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第一章公共领导者的特质与性格第二章有效的公共领导行为案例第二节影响公共领导行为效果的各种情景因素第三章公共领导者权力的获得第一节领导地位与公共权力第二节公共领导权力的来源第三节公共权力资源的获得方式第四节公共领导者权力资源的竞争极其控制第四章公共领导权力的有效运用历史故事一:刘邦战胜项羽的秘笈问题:历史故事二:孙权与诸葛瑾问题:历史故事三:唐太宗用人之道问题:”新闻分析:—李源潮的用人观:“三用”与“四不用新闻分析:—李源潮的用人观:“三用”与“四不用”问题:奥巴马的“三架华人通马车”问题:第二节公共组织中的激励与授权二、西方激励理论简介对于领导者来说,其用人的哲学基础在于以下两个核心问题:(1)人是什么?(2)人需要什么?因此,用人的前提在于识人断人。说到底,领导活动能够顺利展开、领导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归根结蒂取决于领导者满足下属需要的程度。领导者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命,如果下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其积极性必然受挫,领导活动就失去展开的根基。因此,领导实际上就成为一门激励艺术。如何把下属的积极性充分开发出来,就成为领导学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一)、可激励的各种需求1、泰罗的“经济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金钱和物质刺激是唯一动力。3、麦克洛雷戈的X—Y理论。X假设:“认为人就总体而言是懒惰、不值得信任、与管理者对抗的”;Y假设:认为人就总体而言是合作而且友好的“X理论完全依赖对人的行为的外部控制,而Y理论则重视依靠自我控制和自我指挥。有较强的理想性特征。4、威廉·大内的Z理论。Z理论的信条就是:使工人关心组织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Z理论在激励方面的突出贡献就是:第一,注重集体价值观。改为集体建议制度,奖金发给小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二,注重人们之间的整体关系。类似于一个家庭有着整体的关系。(二)基于需要的激励理论这一理论衍生出来的是优势需要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中有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另一类是高级需要。他们在关系上表现为:第一,生理、安全、社交是基础需要。第二,人的行为选择是由人的优势需要所支配的。第三,任何一种层次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告消失。各层次之间相互依赖与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依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比重减轻而已。第四,需要满足了就不再是一种激励力量。即某种需要一旦满足也就不再是一种优势需要了。要激励就必须有新的刺激。第五,五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人叫做基本满足的人。这种人往往具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2、公平理论。注重公平在激励过程中的作用。领导者对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都有所兼顾。所谓分配公平即个人可见的报酬的数量和分配的公平,而程序公平用来确定报酬分配的程序的公平。所以管理者和领导者需要考虑分配的决策过程应公开化,应遵循一致和无偏见的程序,采取类似的措施增加程序公平感。三、激励的手段以激励的手段和要素作为标准,我们将激励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目标激励。行为科学强调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动机,指导行为。2、评判激励。评判激励是对人的某种行动作出一定的反应,或肯定的奖励、表扬,或否定的惩罚、批评,以及什么都不做的“沉默”。(公开评判应该注意其他人对被表扬或肯定的下属的反应。其次,领导者的公开评判不应该滥用(“谬赏”)。这就是领导学必须要研究的“激励失败”。“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一定要把评判之后的社会效应和心理效应估价充足。)3、榜样激励。榜样是人的行动的参照系。领导者在实施榜样激励时,要坚持如下原则:一是要明确榜样激励的动机;二是要引导下属一分为二地对待榜样,不可使榜样人物自身承受不必要的压力;三是分析榜样形成的条件和成长过程,为下属指明学习榜样的正确路径和心态;四是关心榜样的成长,使之不断进步,而不沾沾自喜;五是保护榜样,对那些中伤打击榜样的错误言行要进行批评教育,防止狭隘心理和嫉妒心理的产生与蔓延。7、物质激励。我们并不一概排斥物质激励,但要分清个人正当利益和个人主义的界限,物质激励与单纯物质激励的界限,要寓物质激励于精神激励之中,善于把下属个人的眼前经济利益和组织长远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