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4、背诵课文。〖能力目标〗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3、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情感目标〗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文中流露出的消极避世的意绪。【教学重点】1、雪后奇景的赏析及了解作者游湖的雅趣。2、描写手法──白描【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教与学过程】一、导入西湖,在文人墨客眼中,无论阴晴雨雪,总是各具风韵的。我们来欣赏几首古人咏西湖的诗(多媒体展示)。这几首诗歌都是描写西湖美景的,因为诗人的视角不同,西湖所呈现的美也不同。今天,我们就随张岱去欣赏一下雪后的西湖美景。(出示课题)二、整体感知1、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作者,教师整理后明确,多媒体展示。2、湖心亭简介:请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介绍湖心亭。3、诵读比赛:⑴听课文录音,掌握字词读音,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语调。⑵给加点字注音。⑶自由朗读(3分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准备诵读比赛。(评委由班长、学习委员担任)4、疏通文意:(解词比赛)以小组为单位,抢答下例题目。答对得十分,答错不得分。一个小组抢答错误后,其他小组可再次抢答,每小组只一次答题机会,每题只答两次。(班长为记分员)多媒体展示抢答题。5、整体把握课文:⑴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⑵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三、品读赏析1、人物──作者是一个人去赏雪的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可是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又说是“独往湖心亭看雪”呢?(他为什么不把舟子拉上一块看呢?──他认为舟子看不懂。)这个“独”字反映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人能懂吗?──有,湖心亭对坐饮酒观雪的两个金陵人能懂。作者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的?一起读出来。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两人的名字写出来,而只写出他们“是金陵人,客此”?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客此”,说明这两人也不是杭州人,都跟作者一样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有同样的情趣,有同样的遭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金陵人”,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知道明朝开国时定都哪里吗?(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作者点出“金陵人”,暗示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句?如何体现的?──崇祯五年十二月。纪年的方法多种,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纪年,身在清朝还念念不忘明朝时候的事情。2、看雪的时间──更定时分,冬天的凌晨,这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冷到什么程度呢?──“湖中人鸟声俱绝”。(翻译)这个时候,别人都在干嘛?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时间去赏雪?这说明了他怎样的志趣?他到底要赏什么?(他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当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