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2022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热身特训7.doc
上传人:努力****爱静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标通用2022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热身特训7.doc

课标通用2022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热身特训7.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前热身特训七(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此题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图示意“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据此完成1~3题。注:老少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老少比=(≥65周岁人口数÷0~14周岁人口数)×100%1.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国家是()A.科威特B.阿联酋C.卡塔尔D.沙特阿拉伯2.除文莱外,其他国家外籍人口占比拟高,大量的外籍人口会使所在国()A.就业困难B.文化多元化C.城市化受阻D.人口容量变大3.从长远来看,为促进图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开展,最有效的途径是()A.扩大能源输出量B.提高能源加工深度C.提高能源价格D.积极开展多种经营1.A2.B3.D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老少比的计算公式可知:老少比越小,0~14周岁人口比重越大。科威特老少比的数值最小,说明该国0~14周岁人口比重最大,人口结构最年轻,A项正确。第2题,外籍人口来自不同的种族和民族,大量的外籍人口涌入,会促进民族、种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使文化呈现多元化,B项正确。第3题,扩大能源输出量,可进一步提高经济收入,但因资源有限性,具有不可持续性,A项错误;提高能源加工深度,可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技术含量,从而提高经济收入,但从长远看,单一经济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B项错误;提高能源价格虽能增加经济收入,但能源价格受市场调节,并非现实的途径,C项错误;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色,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才是最有效的途径,D项正确。河流主流线是河槽各断面流速最大处的连线。我国某河段比降较小,河道被河间湿地分隔成网状河道;该河段所在区域人烟稀少。30年来,该河段河道及河间湿地总面积变化较小,主流线摆动明显,河间湿地个数明显增加。如图示意该河段降水相近的4个年份丰水期的河道平面形态。据此完成4~6题。4.图中该河段河道平面形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③④②①5.在该河段,对河间湿地总面积几乎无影响,而对个数影响较大的指标是()A.输沙量B.河道宽度C.主流线位置D.河床平均深度6.该河段30年来主流线摆动明显,而丰水期河岸线却变化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A.位于峡谷,河岸基岩坚硬B.河岸植被茂密,抗冲性强C.地壳持续抬升,抵消侵蚀D.位于平原,沿岸堤坝牢固4.A5.C6.B解析第4题,由材料“30年来,该河段河道及河间湿地总面积变化较小,主流线摆动明显,河间湿地个数明显增加〞可知,河间湿地数量由少到多依次为①②④③,因此该河段河道平面形态出现的先后顺序也应是①②④③。第5题,由于河流侵蚀、搬运作用的差异,河流的主流线位置在不同时期发生改变,因此对河间湿地总面积几乎无影响,而对个数影响较大。假设输沙量和河床平均深度发生变化,那么流水堆积作用相应变化,湿地总面积会发生变化;由图可知,该河流河道宽度未发生变化。第6题,由于该河段的河岸植被茂密,抗冲性强,因此虽然该河段30年来主流线摆动明显,而丰水期河岸线却变化不明显。位于峡谷,那么河流主流线不会摆动明显;地壳持续抬升,那么河岸线有可能会增大;位于平原,那么河岸线容易发生变化。土壤是最大的陆地碳库。土壤中的碳多以有机碳的形式存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局部。土壤碳库的微小变化将导致大气中CO2浓度的巨大变化。如表示意陕西省黄土台塬1985~2022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表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据此完成7~9题。土地利用类型面积(km2)有机碳平均密度(kg/m2)年份198520002022198520002022草地1837.271591.691350.691.752.183.12居民工矿用地920.90957.031187.571.691.751.93耕地9704.889904.339307.841.731.872.55林地241.28236.34900.621.802.323.94未利用土地03.5710.1001.601.85园地101.88118.9680.191.761.972.80总平均2134.372135.322139.501.751.953.707.1985~2022年黄土台塬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减少幅度最大的是()A.林地B.耕地C.草地D.园地8.导致各土地利用类型有机碳平均密度差异的直接因素是()A.地形B.生物C.水文D.气候9.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提高,有利于()①提高土壤肥力②缓解全球变暖③治理水土流失④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7.C8.B9.A解析第7题,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