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6年考纲《世界历史部分》一、四大文明古国的知识1.世界古老文明大都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古印度:印度河、恒河;中国:黄河、长江。这说明早期人类文明的出现对自然环境的依耐性较强。2.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A.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业生产,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3.古代埃及大河非洲尼罗河流域流域自然气候干旱终年少雨环境进入文明公元前3000年时间古巴比伦西亚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代中国东亚黄河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干旱少雨,河水水量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不稳定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5世纪成为公元前18世纪文明地垮亚非的军事大帝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基禹建立夏朝,标志我国早期汉谟拉比统一了两发展国,后到公元前6世本统一了印度半岛国家的产生、进入文明时代河流域纪被波斯所灭古城孟斐斯、底比斯市王权法老(太阳神之子)乌尔城国王摩亨佐·达罗、哈拉帕国王二里头(夏都城)国王社会统治阶级(王室、僧奴隶主、自由民、奴种姓制度等级侣、贵族)、自由民(工贵族、平民、奴隶隶(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匠、农民)、奴隶刑法文字象形文字发明《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苏美尔人)严酷,有殉葬制甲骨文青铜文明司母戊鼎(商)(世界最大)阿拉伯数字佛教工程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空中花园技艺最大)(七大奇迹之一)(七大奇迹之一)科学探索宗教阿蒙神共性都产生大河流域,都受惠大河母亲的哺育4.埃及的金字塔:埃及人相信来世,幻想人能死而复生。所以法老一上台就为自己修建陵墓,以便死后有安身和复活之地。这些陵墓就是举世闻名的金字塔。5.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定都巴比伦城。为了强化统治,汉谟拉比制定了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6.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约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产生了早期文明。后来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建立国家。在此过程中,印度社会逐渐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种姓制下,社会成员按血统和肤色分为四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各种姓身份、地位世代相传,彼此之间禁止通婚。7.古国文字建筑和工艺科学技术宗教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金字塔(胡夫)空中花园司母戊大方鼎太阳历、圆周率3.16、医学:解剖学和防腐技术、几何太阴历、星期制、几何阿拉伯数字青铜制造技术信奉阿蒙神佛教佛教传入埃及:非洲的东部东接红海与阿拉伯海大沙漠和撒哈拉大沙漠北宾地中海南接非洲的内陆东接红海与阿拉伯海大沙漠和撒哈拉大沙漠埃及的时间线索:年中期,人称“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的赠礼”公元前埃及的时间线索诞生于公元4000年中期,人称尼罗河的赠礼公元前3500建立了一些小国公元3100年,形成历史上最早的统一国家,最高为法老修建自己的陵墓—金字塔最大的-----胡夫公元前15世纪成为一个地金字塔,最大的形成历史上最早的统一国家,最高为法老修建自己的陵墓金字塔最大的胡夫公元前跨亚非两大帝国的国家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人灭掉2.尼罗河与古埃及人的关系怎么样?尼罗河与古埃及人的关系怎么样?尼罗河与古埃及人的关系怎么样1)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了埃及发达的农业。2)尼罗河定期泛滥,产生了埃及天文学: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了埃及发达的农业。)尼罗河定期泛滥,产生了埃及天文学:部太阳历,即今天通用的公历。)埃及人在尼罗河水过后,要重新丈量、划分土地,学会了计算,部太阳历,即今天通用的公历。3)埃及人在尼罗河水过螅匦抡闪俊⒒滞恋兀Щ崃思扑悖耸?几何学。学——几何学。几何学3.法国学者商坡良重新打开文明之门时间线索:世纪国王为汉莫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古巴比伦1.时间线索: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建立了国家公元前18世纪国王为汉莫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并制时间线索定第一部较完备的法典—《汉莫拉比法典》死后,迅速崩溃,,死后定第一部较完备的法典《汉莫拉比法典》死后,迅速崩溃,公元前6世纪被世纪被波斯人灭掉,波斯帝国:时间线索时间线索:世纪崛起,跨越亚,非三大洲,三、波斯帝国:1.时间线索:公元前6世纪崛起,跨越亚,欧,非三大洲,公元前4世纪被希腊人灭掉2.大大流士一士改革: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和行省制度,创立常备军和特务机关。流士一士改革:建立完善的税收制度和行省制度,创立常备军和特务机关。时间线索:年左右,后雅利安人入侵,形成种姓制(婆罗门,刹帝利,四、印度1.时间线索:出现文明:公元前2300年左右,后雅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