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doc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50-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一、学制与招生对象1.学制:5年,全日制。2.招生对象:初中应届毕业生。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高等专科程度的幼儿园教师及幼儿园管理人才。三、就业面向各地、市、区、县,城乡各类幼儿园四、素质、能力、知识结构及其框架表(一)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职业素质: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感。热爱祖国、关心集体,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具有良好的人文艺术修养。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3.具有较高的文化基础知识,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知识,准确的汉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收集、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借助工具书阅读与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的能力和一定的英语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4.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掌握基本的就业、创业知识,有一定的择业、创业能力,知识迁移和继续学习能力,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一定的体育、军事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专业知识:政治经济常识、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就业指导等基础文化知识、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学前卫生保育课程、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幼儿园活动设计指导、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幼儿园班级管理、学前语言教育学前数学教育等专业知识。(三)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能力:1.对教育对象实施整体教育的能力2.掌握规范的学前教育的能力3.具有一定的教育管理能力4.进行健康教育和卫生指导的能力5.具有学前艺术教育的能力6.具有学前教育科研能力7.具有学前教育活动与设计的能力本专业应取得以下证书:(1)幼儿教师资格证。(2)英语B级证(3)NIT证(四)素质、能力、知识结构框架表(见附件1)五、培养方案进程表1.教学进度安排表(见附件2)2.实践教学安排表(见附件3)3.课程结构比例表(见附件4)六、主干课程及主要实践环节介绍1.哲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2.语文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3.数学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