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校科技服务支撑新农村建设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创新高校科技服务支撑新农村建设1.doc

创新高校科技服务支撑新农村建设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创新高校科技服务支撑新农村建设[摘要]新农村建设需要创新高校科技服务,高校科技需要参与新农村建设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本文具体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高校科技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创新高校科技服务的若干对策。[关键词]高校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构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看,其中无不蕴含着对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的全面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理应发挥基础而长效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此,国家科技部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之后,又颁发了《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行动》,进一步强调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高校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提供科技服务的主体之一,这就决定了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负有特殊使命和历史重任。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性机遇,需要创新高校科技服务。这既是实现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也为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1.新农村建设与高校科技服务的双向需求新农村建设需要高校提供有效而全面的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历史过程。在今后比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相对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等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矛盾依然突出。只有依托科学进步发展农村生产力,才能持续带动农村生产力的不断跃升,加速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而彻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科技的全方位支撑。只有通过推广现代科技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才能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与社会环境的改善。高校需要面向新农村建设来获得全面而持续的科技发展动力。高等学校作为我国科技资源的集中发源地,既是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的主体之一,又具有学科和人才的优势,而且还掌握着大量的信息资源,储备着大量的技术项目资源、科技人力资源和国际合作资源,可以而且有条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2006年,高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总数的44.8%、48.8%和56.5%。而农业部的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的科技成果23%来自高等农林院校,国家级科技奖项27%由高等农林院校获得。可见,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诚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所言,目前国内高校的不少科研项目是“两头儿够不上”:上不着天,与科学前沿发展水平相距甚远;下不着地,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关系不大。要高度重视面向“三农”第一线,特别是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造福农民群众,把高水平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换言之,新农村建设是高校面临的又一个历史性发展机遇,高校如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深入分析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科技的重大需求,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科技发展的主战场,把高校科技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捆绑在一起,主动寻找发展新农村的科技契机和科技需求,就会使高校科技发展获得可持续的推动力,就会全面推动高校各方面事业的发展,就会站在新的制高点上参与新一轮高校竞争,立于不败之地。由此可见,科技服务是连接高校和新农村建设的纽带,新农村建设需要高校参与尤其要创新高校科技服务;高校可持续发展也同样需要参与新农村建设;创新科技服务是实现高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双赢战略。2.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高校科技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功能与职责之一,也是高校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中心”的表征之一。尽管从国家教育部领导到高校自身,都呼吁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但事实上,当前我国高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尚未发挥应用的引领作用。2.1服务“三农”的观念有待转变长期以来,高校只注重教育与科研两大职能,而不重视社会服务、“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在科研领域,高校普遍重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相对忽视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重视高质量科研论文的发表,忽视科技成果实践应用研究。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高校又都比较重视非农领域的转化推广,相对忽视面向“三农”第一线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忽视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便造福农民群众等问题。在科技政策领域,忽视面向“三农”第一线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制定、落实,相关政策导向不明或倾斜力度不够,高校科技评价体系、激励体系、薪酬体系等没有及时跟进。2.2服务“三农”的体制有待改革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不顺。农业院校固然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力军,但也是唯一的力量,非农院校被排除在外。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稀缺的科技资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