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旧大纲比较.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物理新旧大纲比较.doc

高中物理新旧大纲比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物理新旧大纲比较一、新大纲特点1.增强科学性:新大纲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上要有科学态度、科学作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因此,教师首先应把“科学”放在第一位,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才会巧学、会学、改变蛮干,钻牛角学法。改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规律、死搬硬套物理定理,公式的学法。2.台阶降低新大纲针对初中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物理困难,吃力,采用降低台阶的方法。分为必修、必行和限选物理课。必修课是基本的要求,去掉较高要求内容,降低了台阶。必修和限选物理课是较高要求的物理课,适合于理科基础较好的学生。在高中一年级两种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完全一样,学生进入高中二年级可分别学习上述两种物理课,对理科学生来说把一个梯度降为二个台阶。这样大纲可适合各种办学模式,可适当具有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学生需要。3.体系突破在原大纲中,突出表现为五大相对独立的板块体系,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它与20世纪下半叶大学普通物理教材结构体系相同,大纲的每次修定或编制,只是本板块体系内容适当调整。而新大纲教学内容编排初步突破了这种板块体系,使部分板块知识之间有机组合编排。4.要求分层在二种课的教学内容中,大纲采纳了考纲的特点,对教学内容分了两个层次。A层次:知道所列知识的内容,在有关问题中能够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B层次:在A层次的基础上,理解所列知识的含意,能用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在必修物理课中共设176知识点(A层次121,B层次55),在必修和限选物理课中共设229个知识点(A层次132,B层次97)。教学内容分层后,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教材,节省时间研究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明确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搞好教学。5.观念升华传统的物理教学大纲把教材作为“知识的全库”,大纲的编写注重教材知识的罗列详尽及严谨,偏重于教师的教法而忽视学生如何学。因而使得学生只会死记物理书本的理论,研究,探索,实验能力十分贫乏。而新大纲给教材编写指导,就功能而言,变教材从单一的知识全库变为促进教与学的媒介。从形式而言,从狭义的教科书变为配套的教学资源。就内容结构而言,从单纯强调学科知识变为兼顾学生智力能力及品德的发展。6.名称规范:为使物理术语科学化,规范化,与国际物理学接轨,新大纲对中学物理中的物理量,物理概念,及个别定律的名称作了必要的修改,通过对照十多处术语更换,如物理量:“滑动摩擦系数”变为“动摩擦因数”;物理概念:“即时速度”变为“瞬时速度”,物理定律:“玻意耳一马略物定律”更名为“玻意耳定律”等7.增设专题在必修和限选物理课中,为使教学循序渐进,对某些重点内容设“专题”,以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和综合地运用知识。大纲对专题的编排放在最后,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学生实际,是在一定基础上加深认识,综合运用的,它并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它具有针对性,具有目的性。通过专题开设,在学生头脑中建立重点知识的关联网络;通过专题的开设,使学生达到对重点知识规律的熟练运用;通过专题的开设,使学生熟练掌握重点知识的解题方法和技巧。8.设置课研(课题研究)在必修和限选物理课中设置了适合于高中学生的课题研究,它的设置让学生思考,探索研究物理课题的方法。如:资料的查阅,课题HYPERLINK"http://www.5ykj.com/Article/"\t"_blank"材料的收集,整理,学习或实验等研究HYPERLINK"http://www.5ykj.com/Article/"\t"_blank"报告的书写等。它初步培养了学生独立地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这样的设置,正如大纲中指出的“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9.加强教法:在新大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第一个问题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它强调了教与学的关系,即由以前那种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现状,转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格局上来。实质上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积极改革教学方法,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材。“引”有“吸引”和“引伸”两层含意,对问题本身所述物理现象的教学要能吸引学生,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给学生开辟广阔的天地。此外,不应尽满足于原问题的解决,要对原题的教学进行引伸,变换,拓宽,扩展,以引起学生对题目以外思考,将学生引向学习深处。“导”则包含“诱导”,“开导”和“指导”,当学生理解感到困难时,教师要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理事例或学生已有的经验去“诱导”,当学生思维受到抑制时,教师要针对问题症结所在有意识地“开导”,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解题技巧“指导”,进行学习方法“指导”。10.注重实验:物理学的所有规律都是通过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