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8级研究性学习第一课题小结张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必须有效地改变以往以知识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开发以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探究性学习方式。这一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并正已成为各校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切入口和良好契机。研究性学习,就是在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下进行的一种学习形式。在此情景下,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体验,学会收集信息、分析和判断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在研究性的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提出问题一收集信息一提出假说一设计方案一验证假说等一系列过程使学生体验创新的行为,体验自我创新的情感。一、关于选题研究性学习相当于一次小型的科学研究过程,这就要求学生首先搞清楚科学研究从何开始?有人认为从观察开始。也就是说,先观察到若干个别的事实,然后归纳出一般的原理来。然而这只是科学发现过程的现象,而没有掌握它的本质。从根本上说,科学发现往往是从问题或矛盾开始的。发现矛盾、捕捉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既然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这就要求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先要学会如何提出问题,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问题从何而来?首先要认真对待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现象,要特别关注那些新奇的现象、重复的现象和密集的现象这三种有价值的现象。从这三种现象人手进行思考,就可以产生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是因为从新奇的现象中能考察发现未来趋势(包括发现有重大价值和发展前途的新事物);从重复的现象中能考察发现客观规律;从密集的现象中能考察发现事物本质。其次要学会观察与思考,养成不断提问的习惯。还要学会从一个主题出发,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各种问题。比如,以"酸雨"为主题,我们可以发散性地产生一些有关酸雨问题,"酸雨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酸雨,形成酸雨的条件是什么?"、"世界上最早出现酸雨是什么时候?在哪个地方?"、"为什么酸雨越来越严重?"、"酸雨对环境有何影响?"、"如何减少酸雨的产生?"等等。这次我指导的课题研究《选择什么样的手机服务会更合适》便是由于手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新型业务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这些业务功能之强大,覆盖面之广就成为了消费者的首选。伴随着手机新业务的层出不穷,这就对当今的消费者的选择造成了许多的疑惑。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手机服务就变的尤为重要,不可忽视。所以,合理的选择手机服务是义不容辞的义务。因此我指导学生对不同的手机服务进行比较,为您提供一种选择合适手机服务的策略。。二、课题的实施原则1、开放性原则研究性学习呈开放学习的态势。学习内容是开放的。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为研究课题。学习空间是开放的。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活动、体验的作用。学习地点不再限于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而是要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实地勘察取证、走访专家、通过网络搜集信息等。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是开放的。学生可针对不同目标,选择与之适应的学习形式,如问题探讨、课题设计、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方式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多元,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被动发展到主动,从封闭发展到开放。收集信息的渠道是开放的。学生不再单纯从课本和参考书获取信息,而是从讲座、因特网、媒体、人际交流等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师生关系是开放的。学生在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教师扮演着知道者、合作者、服务者的角色。提倡师生的辩论,鼓励学生敢于否定。2、主体性原则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要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予指导和帮助。要给予学生较多地选择活动和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机会,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使学生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增长才干。3、过程性原则与学科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可量化、可操作性的预期结果目标不同,研究性学习将整个学习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可能他们最后的研究结果稚嫩可笑,不足称道。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学生通过诸如设计课题、查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可以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方法,尝试着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知道除了教材以外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课题等。能够让学生获得上述感受和体验,正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性学习过程本身恰恰是它要追求的结果。三、课题的开展和实施步骤学生按确定的研究方案,利用课程安排的时间和周末、节假日,分工协作,开展各项调查、研究、实验、制作等研究性活动。在此基础上完成研究报告。学生填写活动过程表、研究成果报告表。(见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