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机械理论5.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9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轧钢机械理论5.ppt

轧钢机械理论5.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轧钢机械第三章轧辊调整机构与上辊平衡装置第二讲:§3—2电动压下装置(续)2三、压下螺丝与压下螺母尾部——传递电机的驱动力矩,在旋转的同时,带动轴承座上下运动以实现辊缝的调整。尾部形状有:方形(快速压下,镶有铜滑板)、花键(用于低速重载带钢压下)及平键(轻载)。螺丝外径d——由强度条件(抗压强度)确定;螺纹最小断面直径d1由下式确定:螺距t:2、压下螺母尺寸:螺母的外径D与高度H,可按强度条件确定;按螺纹的许用挤压应力确定螺母高度H,一般:H=(1.2~2)d,d——螺纹外径按螺母端面与机架接触部份的许用应力,确定螺母外径D,一般D=(1.5~1.8)d教材上有强度计算的公式,供设计时参考。压下螺母的结构形式压下螺母的固定形式四、压下螺丝的传动力矩和压下电机功率对带钢压下:M1=μ1P1dp/2dp——滚动轴承的平均直径,μ1=0.005而M2=P1×d2/2×tg(ρ+α)d2——螺丝中径,ρ——螺丝的摩擦角ρ=arctg(μ2)=5°40′,μ2=0.1α——螺丝升角,tgα=t/πd2,t——螺距,α在提升时为负压下时为正。P1——作用在一个压下螺丝上的力P1——作用在一个压下螺丝上的力,其计算方法如下:不带钢压下时:P1=(Q-G)/2=(0.1~0.2)GQ——上辊平衡力=(1.2~1.4)G,G——被平衡部件的重量。在处理卡钢、阻塞事故时,压下螺丝所受的力是正常轧制力的1.6—2.倍带钢压下时:P1=P/2为轧制力的一半而平衡力不计。对高速压下装置,除考虑静力矩外,还必须考虑动力矩,有关计算方法请参阅有关资料(如王海文编:轧钢机械设计)Mj——静力矩,(Nm)n——电机的转数,rpm,i–传动系统的速比,η——传动机构总效率。对于频繁启制动的压下系统(如初轧),应考虑压下系统的动力矩,作出负荷图,并对电机进行发热计算。§3-3带钢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特点及优点:反应速度快(比传统的电动压下惯性小),精度高。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易于实现板厚自动控制,适应各种轧制工艺要求。(AGC系统)过载保护简单可靠,易于处理事故。(如卡钢事故)机构简单,简化了机械传动系统,传动效率高,损失小。缺点:系统及元件复杂,成本高,易漏油。在大行程的工况下(如初轧)不适用。液压压下系统一般采用电液反馈式的,它的特点是惯性小,反应灵敏。二、压下液压缸及其在轧机上的配置1、压下式液压压下装置其典型实例是1700冷连轧液压压下装置,其配置见图4——23,主要结构特点如下:压下液压缸3安装在上支承辊轴承座6与机架上横梁之间;压下液压缸活塞直径φ965mm,最大压下行程100mm,最大轧制力12.5MN,工作压力21MPa;液压缸上安有压力传感器4及光栅式位置传感器以测定活塞的位移。为方便换辊,在液压缸与机架上横梁之间安装有弧形垫块(同时可起自位作用)在换辊时,安装在上连接梁下的双向液压缸可将两弧形垫块同时抽出以方便换辊。安装在连接梁中部的平衡缸1通过平衡梁,平衡拉杆,平衡架,将压下液压缸悬挂在机架的顶部。轧机的测压仪安装在机架底部,下轴承座与斜楔调整装置之间。压下平衡缸2、压上式压下装置采用装在活塞(铁心)和缸体(线圈)内的差动变压器式的位置传感器测定液压缸的位置。其压上机构的工作参数为:总行程40mm,工作行程4mm,油压21MPa,最大作用力14.7MN。注:教材图形有误,应为P136图4—25。22液压系统设计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