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瓯海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讨论稿)(2011-2015年)畜牧业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天下、稳民心和事关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产业。为全面推进我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11年-2015年。一、畜牧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主要成就“十一五”期间,在国家政策扶持和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引领下,我区生态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规划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居民的畜产品消费需求,促进了农民增收,推进了新农村建设。1.畜产品供给稳定,产业贡献突出。2009年全区肉、蛋产量分别达到15571吨、3927吨,均超过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比2005年分别增加30.3%、21.7%,产品供给稳定,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奶产量因养殖效益低和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低于规划目标;全区畜牧产值2.7亿元,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2.生态规模养殖快速推进,发展空间有效拓展。通过大力推进农牧结合的规模化生态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改造、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治理等工作,拓展了畜牧业发展空间,全区新建和改扩建种养紧密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牧场7个,完成了存栏生猪200头以上、奶牛20头以上的18家养殖场畜禽排泄物治理工作。2009年瓯海区开展温瑞塘河畜牧业整治,全区关、停、转、迁养猪户526户转移生猪计98591头。生猪规模化程度达到77.5%,肉禽和蛋禽规模化程度分别达到93%、99%。全区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也已超过80%,有效推进了“生态区”建设,加快了新农村建设。3.合作组织迅速发展,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全区畜牧业产业化组织已达28家,全区现有畜牧龙头企业9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5家,区级3家。畜牧专业合作社19个,社员650个,出现了一大批年产值超1000万元的养殖和加工企业。种苗、饲料、养殖、销售、加工紧密结合、利益联结、风险共担的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势头良好。畜产品及饲料等加工得到较快发展,拥有利河伯、一鸣、爽康、磅称、五谷等多个畜产品及饲料著名商标。5.兽医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监管成效显著。在全区实施了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建成了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兽药质量监测、动物防疫技术支撑、动物防疫物资保障等系统,率先建立了全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体系、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全区未发生确诊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无重大畜产品药物残留中毒事件发生,畜产品“瘦肉精”抽检阳性率下降到0.1%以内,有效保障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推进了“平安瓯海”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回顾“十一五”畜牧兽医工作,其主要经验是:----把坚持发展、保供增收放在首位。瓯海经济社会发达,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承载能力低,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压力大,一些人对瓯海要不要发展畜牧业也曾怀疑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合理调整畜禽养殖规模,为全区提供质量优、数量足、品种多、结构合理的畜产品,维护了市场稳定;来自牧业的产值和人均收入大幅提高,位居十大农业主导产业首位,为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财政投入力度显著增加。“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产业发展、科技推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兽医工作的财政保障机制更加健全,有力地保障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把公共安全作为基本要求,狠抓防疫和安全不放松。我区畜牧兽医事业坚持科学发展,突出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畜牧业发展与公共卫生安全、畜产品安全的关系,率先推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监管责任人,严密构筑五道防线;理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加强产出管理。----尊重群众的创业创新精神,在攻坚克难中谋发展。我区农民群众的创业精神强,创新潜能大,推动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他们是畜牧业发展的主力军,农民企业家在其中发挥了核心力量。各级畜牧兽医人员也善于总结经验,破解难题,能够把中央和省、市关于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十一五”以来,我区畜牧业的用地、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畜牧部门审时度势,以生态畜牧业建设为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