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尝魏书生老师“六步教学法”在《泼水节》一课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尝魏书生老师“六步教学法”在《泼水节》一课中的应用.docx

浅尝魏书生老师“六步教学法”在《泼水节》一课中的应用.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尝魏书生老师“六步教学法”在《泼水节》一课中的应用魏书生老师在教改实践中,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观科学与民主,创造出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他在多年教学中实践并创新“六步法”运用到了语文教学当中,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到的东西记忆更加深刻。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包括“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日结”六个方面。了解了魏老师的“六步教学法”,使我反思了自己生搬教参,忙而低效的语文教学方法。虽然魏老师教的是初中生,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自学能力,但是“六步教学法”对初步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仍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非常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学习和借鉴。根据自己对魏老师的“六步教学法”粗浅的认识和思考,决定在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六单元课文《泼水节》一文的教学中,进行初步尝试。1、定向。根据教参制定的《泼水节》一课的教学目标,本课教学分为两个课时完成教学目标。第一课时的具体目标,也就是学习重点,制定如下:(1)、根据课文文本对泼水节盛况的描述,提炼和泼水节有关的关键词,在语境中认识新字,同时了解泼水节,并尝试借助关键词,描述泼水节的相关活动。(2)、采用归类识字方法,让学生正确区分本课会认字中的平翘舌音(踩,族受方言影响,容易读成翘舌音);本课的多音字“铺”和“盛”学生了解不多,需要讲清楚意思,重点进行区分。(3)、采用直接提问、小组合作完成的方式,检测学生预习效果,梳理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阅读能力。第二课时的具体目标,也就是学习重点,制定如下:(1)、通过带着问题品读课文内容,析字、析词,体会课文用字用词的准确生动,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情感。(2)、通过提炼关键词,提高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复述课文内容的能力。(3)、通过分析课文对泼水节盛况的场面描写,对周总理穿着、表情的细节描写,以及结尾处三个“多么”的感慨,引导学生学一学用“提炼关键词,准确使用动词,描写人物的衣着、外貌、表情”等方法,试着描写中国传统节日——春节。2、自学第一课时,围绕教学重点,在识字环节,充分利用字卡,自主归类识字。自己找出“平舌音的字”、“翘舌音的字”、“形声字”、“多音字”,归类重点识记。在整体感知课文环节,设计了7个问题:(1)课文共有()个自然段(2)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年,在西双版纳,()同()族人民共度()的欢乐情景。(3)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4)画出描写人们欢迎周总理盛况的句子。(5)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神态的句子。(6)用横线画出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欢度节日的语句。(7)按原文填空:1961年的泼水节,是那么(),那么(),那么()。以上七个大问题,学生通过充分的预习,认真地阅读,都可以从原文中准确找出答案。难度在于部分同学审题,读懂题意存在困难。且阅读能力不强的同学,由于对文章的线索、层次不清楚,找答案很慢。每次都要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才能找出。所以,在出示问题前,应先引导学生充分熟悉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线索。再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逐一找出答案。第二课时,设计三个大问题(1)、从第三自然段的哪些字词,你能感受到人们在准备欢迎仪式时,不同寻常的热情,这说明了什么?(2)、说说周总理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借助重点词,就能把当时的场面说清楚。(3)、想象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4)、假如你是傣族人民中的一员,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呢?以上四个问题,问题一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引导;问题二,每位学生都能说一些;问题三和四,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充分表达。3、讨论第一课,设计一次课堂讨论。学生先自主思考,再四人一组讨论问题四到七。在组长的安排下,每人负责回答一个问题,其他同学发表意见,同意则过,不同意陈述自己答案及其理由。讨论结束后,点名一个小组,集体起立,回答。第一课,设计一次课堂讨论。讨论本课训练重点第二题。组长安排,让组员依次表达,争取一个比一个说得完整。学生在合作时,老师注意指导,组员在表达时,其他同学认真听,不要打断。轮到下一位同学说时,争取说得更全面、生动。最后,由组长选择一位说得最好的同学,作为代表,发言。4、答题答题环节,由于学生合作学习的训练方式,刚刚起步,老师对学情的把握也不足,这一环节只能是个别回答和小组汇报,结合完成。但是,我会有意往让每个小组分别承担问题,这一方向培养。提前布置,让每个大组,承担一个大段的课文分析。第二天,学生交流学习。这样,也可以让孩子们在预习的时候更会思考。5、自测。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班里有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初步尝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