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边缘区高标准基本农田潜力评_省略_建设模式研究.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都市边缘区高标准基本农田潜力评_省略_建设模式研究.pdf

大都市边缘区高标准基本农田潜力评_省略_建设模式研究.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38卷第5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5月Vol.38No.5JournalofSouthwestChina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May.2013文章编号:1000-5471(2013)05-0109-06大都市边缘区高标准基本农田潜力评价及建设模式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①李涛1,廖和平1,2,杨伟3,潘卓1,庄伟1,陈天才1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2.西南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重庆400715;3.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摘要:研究目的:以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度与耕地和基本农田现状分析为先导,通过大都市边缘区高标准基本农田潜力评价体系构建和潜力结果分析,总结了大都市边缘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与建议;研究方法:GIS分析法、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法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研究区基本农田分值大于60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总面积为4355.27hm2,主要集中分布在茨竹镇、兴隆镇、大湾镇和大盛镇共10个片区;研究结论:构建了城郊农业生产主导型、景观生态农业主导型、生态阻隔功能主导型三种大都市边缘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关键词:高标准基本农田;大都市边缘区;潜力评价;建设模式;渝北区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志码:A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将在规划期间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十二五”期间,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将以实施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为主要手段,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将成为土地整治的重要核心内容[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应满足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城郊乡镇的地缘优势,引导农民集中土地,积极推动蔬菜、瓜果基地建设,引导农户突破权属束缚,积极向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有偿转让土地经营权,壮大特色产业规模.重庆市渝北区是两江新区核心区,因地处大都市边缘区,建设用地扩张趋势明显,土地利用矛盾尤为突出,基本农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由于大都市边缘区优质耕地被建设用地占用的可能性和发生比率最高,因此,其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模式不同于一般区域,其农业生产功能和粮食保障功能将逐步弱化,而其景观生态功能和生态阻隔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加强.1高标准基本农田含义研究角度和所涉及的学科不同,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定义不尽相同.高标准基本农田定义:指在规划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使现有耕地集中连片,田间道路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完善,达到提高耕地质量,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生态环境好的耕地,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2].2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2.1研究区概况渝北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东北部,长江北岸与嘉陵江东岸的三角地带,地处106°27′30″-106°57′58″E,①收稿日期:2012-07-09基金项目:重庆市国土房管局科技计划项目“生态安全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KJ200803).作者简介:李涛(1986-),男,四川雅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利用规划方向研究.通信作者:廖和平,教授,博士生导师.01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ttp://xbbjb.swu.cn第38卷29°34′45″-30°07′22″N之间,研究区地处华蓥山以南的巴渝平行岭谷地带,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自西向东由华蓥山脉、铜锣山脉、明月山脉三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条状山脉与宽谷丘陵交互组成的平行岭谷[3],土壤类型多样,理化性状良好,以中性土居多,土壤吸收量、盐基饱和度居中等水平,保肥、供肥能力较强,养分三要素呈明显的中氮低磷富钾状态.宜耕性好,适种性广,每年2~3熟,复种指数为141.2%,研究区过境地表水充足,多年平均径流深533.5mm,本区农业灌溉用水能够得到有效保障.2.2数据来源该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主要通过渝北区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及《渝北区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等资料获取,自然、社会经济等数据通过《渝北区统计年鉴2010年》和实地调研获取.3研究区土地利用情况分析3.1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建设用地等地类变化,直接关系到区域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安全,因此,本文对渝北区主要地类在2006-2020年期间的土地利用动态度进行预测计算.Ub-Ua1K=××100%UaT式中为研究区某一时间段的土地利用动态度为基期年某一土地利用类型数量为目标年某一:K;Ua;Ub土地利用类型数量;T为研究时段长度.根据渝北区2009年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和《渝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