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体积混凝土一:定义:日本建筑学会规定:“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目前我国尚无明确规定。二:主要用地:高层建筑的箱形基础或片筏基础都有厚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底板,高层建筑的桩基础则常有厚大的承台,这些基础底板和桩基承台均属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水坝,高层楼房基础。三: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水泥水化热: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释放出一定的热量外界温度变化:大体积混凝土不易散热,其内部的最高温度一般可达60~65℃。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中20℅的水分是水泥硬化所必须的,而约80℅的水分要蒸发。多余水分的蒸发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四: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配制要求水泥的选择:水泥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优先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以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加外加剂,如缓凝剂,减水剂。五:冷却方法:混凝土预冷技术为水冷骨料加上风冷保温,最后加片冰和混凝土,俗称“三冷法”。注:(三峡大坝采用“二次风冷骨料技术”。)案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简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基础采用片筏基础,混凝土设计要求为R60C40。基础外包尺寸69mX69m,主楼地板厚度有4.5m4m和2m不同楼板的过度区域。该基础混凝土分三尺浇捣,前两次分别浇筑4400m³和4500m³。最后一次浇筑28000m³。解决方法:1:采用聚羧酸系外加剂配制低水化热低收缩大体积混凝土技术。2:配制技术通过采用掺入矿粉、粉煤灰等活性掺合料以低水胶比、少用水量、大流动的技术,取代部分水泥和部分细骨料,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性能,特别是改善混凝土抗渗透性能。3:在底板浇筑施工时,合理留设水平施工缝,一般不会对基础底板结构产生有害影响,相反能减少基础底板体量,减少水化热的产生。成果总结: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主楼基础超大体积低水化热,低收缩混凝土的施工实践,以及在施工组织、设备配置、材料供应和预拌混凝土运输与泵送等方面的技术集成,使2.89万立方米混凝土基础底板一次42h连续浇注成功,创造了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浇筑的世界新记录。经实测,基础底板内部最高温度只有67.1℃,水泥用量仅为270kg/m³。工程成品的高质量体现了现代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领先水平,为国内建造超高层建筑积累了新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