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兴隆山导游词兴隆山导游词(精选10篇)兴隆山导游词篇1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兴隆山。由于天热,早上天刚麻麻亮我们就出发了。到了山脚下抬头一望,山高大雄伟,气势磅礴,高大耸立的松树像巨人一样挺拔着身姿,保护着兴隆山的一草一木,同时它们也见证了兴隆山风风雨雨的历史。顺着石阶我们一点一点往上爬,鸟儿在我们的前方带路,溪水从山上的小瀑布往下流,溪水清澈见底,周围还有许多参天大树,路上真是欢快极了。当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我们已经是满头大汗,于时我们找一块平地,平地上有2棵参天大树,我们挂上吊床,躺在吊床上,尽情地享受着阳光的滋润。阳光隔着树叶洒下来,照在身上无比舒服暖和,几阵轻风从身边拂过,让我感受到一丝清凉和爽快,惬意极了。我们继续往上爬,快爬到山顶时,我也浑身顿感有力,加紧了爬山的步伐,终于爬到山顶了,我在心底呐喊着。山顶上竖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面刻着几个金光大字,“站的越高,看的就越远”。往下望山脚下的商店、汽车、行人等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此时虽没有“登临泰山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但是感觉自己还是无比的强大。石碑旁边还有一帘瀑布(山间的溪水就是从这个瀑布飞泻下去的),山间竞相开放着野花,让瀑布变得更加光彩照人了。站在观云台上,好像一伸手就可触摸到朵朵白云,白云一会儿变成小狗,一会儿变成小猫,变化多端,形态各异。在下山的路上林间的鸟儿叽叽喳喳,像是在演唱优美的歌曲,几只小松鼠在林间小道上快活的蹦来蹦去,山下的野花在朴素中绽放着华丽的光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像一个个小仙女在跳舞,蜜蜂嗡嗡就像歌手在唱歌。有机会我还会再去游览兴隆山的。我爱你,兴隆山。兴隆山导游词篇2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兴隆山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城西南五公里处,距兰州市60公里,海拔2400米。古因“常有白云浩渺无际”而取名“栖云山”,向有“陇上名胜”之称,被誉为“陇右第一名山”,早在西周时已成为道人凿洞修行之地。唐宋时,兴隆山神殿甚多,香火旺盛,称“洞天福地”。清代时,这里庙宇楼阁,或依山面壁,或深藏密林,画栋雕梁,飞檐红柱,甚为壮观。后大多被毁,仅存清代所建飞跨兴隆峡的云龙桥(卧桥)一座。清康熙年间取复兴之意,改名“兴隆山”。本世纪五十年代,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达70多处,景点24处,成为佛、道胜地。兴隆山是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自然森林保护区。主峰由东西二峰组成,东峰“兴隆”海拔2400米,西峰“栖云”海拔2500米,二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桥横空飞架峡谷。现栖云峰有混元阁、朝云观、雷祖殿等殿阁;兴隆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景点。史载,公元1220xx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病逝于兴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于此。1939年,成吉思汗的灵柩运至兴隆山,密藏于大佛殿内;1949年8月才迁往青海塔尔寺;1954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寝室。兴隆山因这段历史而更加著名。兴隆山导游词篇3兴隆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兰州市东南公里的榆中县境内,1982年建立,1988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301公顷。是国家“AAAA”级旅游胜地,在一片绿海碧涛之中,著名的兴龙山景区、栖云山景区、马衔山景区、官滩沟景区、及三十余处景点,宛如玛瑙镶嵌在翠玉之上,光彩夺目。保护区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就有人隐居修行。至唐、宋,这里更是殿宇富丽,称“洞天福地”。清乾隆年间,山西曲沃人刘一明(道号悟元子)苦修三十余年,起造建筑七十余座,著书三十余部,为研究医学、道教历史留下了珍贵的文献。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与西夏交兵,曾在这里施展过雄才大略。1939年至1949年,成吉思汗棂棺从内蒙迁陈兴隆山达十年之久。明崇祯二年,李自成于这里揭竿起义。保护区是黄土高原上为数不多的石质山地之一,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峰高谷深,地形险峻,平均坡度25°,兴隆峡一带坡度可达45°左右。基岩为板岩、片岩、千枚岩等变质岩,地势高峻,海拔1800~3670米。保护区内土壤主要是石质山地发育的灰褐土,此外尚有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栗钙土和新积土。没有完整的分布带,往往是由于坡向的关系成地带性土壤复区。峡中山坡因地势较高,降水多,气温低,蒸发弱,植被盖度大,土壤主为灰褐色。由于地势和坡向的差异,引起气候和植物的变化,发育着不同的淋溶灰褐土。阴坡林地的地带性土壤为淋溶灰褐土。保护区有高等植物500多种,其中种子植物有485种,蕨类植物5种,苔藓植物16种。保护区已发现鸟类57种,夏候鸟占多数。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豹、林麝、马鹿、隼等。其中林麝资源丰富,其踪迹在林区随处可见。兴隆山导游词篇4明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