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禹镇高庄村流转土地“经营美丽”初见成效.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禹镇高庄村流转土地“经营美丽”初见成效.doc

高禹镇高庄村流转土地“经营美丽”初见成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禹镇高庄村流转土地“经营美丽”初见成效高庄村位于我县西北部,属于典型的平原土斗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11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以创建美丽乡村为契机,制订整村产业规划,对闲置土地进行大规模流转,将整理过的土地成片出租,用于建设生态甲鱼养殖、休闲观光体验等现代农业园区和以水稻生产为主的粮食生产功能区,逐步走上了建设现代化农业“两区”之路。2011年,高庄村集体收入达到70万元,超过了过去五年的村集体收入总和。一、建设美丽乡村,夯实发展基础。2011年,该村围绕中国美丽乡村创建,着力在环境、产业和队伍等方面扎实推进工作,仅用一年时间便成功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1、改善村庄环境。结合河塘景观沿线整治和村民集聚区改造,建设了村庄沿线景观带,打造出乡村田园花香人居环境。完成了沿街景观建设和店铺改造,对村委、幼儿园、卫生院和篮球场等集中区块进行了整体建筑立面与景观改造。集中实施了2条联网公路建设,对全部通村(自然村)公路进行硬化,村中垃圾处理实现一体化集运、无害化处理。2、制订产业规划。按照“养生高庄”建设思路,邀请浙江大学知名专家,依据地形地貌和现实需要,制订整村产业规划,以突出产业优势,科学安排产业发展重点。根据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思路,因地制宜布局生产、加工、观光、体验等农业项目。重点面向长三角地区,通过农超对接等形式,打响高庄甲鱼、稻米品牌。3、培育人才队伍。深化“党支部+合作社+人才”的党建富民模式,组织58户甲鱼养殖户成立高庄甲鱼专业合作社,并建立了合作社党支部。依托湖州市水产养殖学院,邀请养殖专家到村开展短期养殖技术培训4次,培训农户55家。同时通过农民信箱,建立合作社社员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统一的技术指导。二、创新建设机制,探索乡村经营。在美丽乡村创建中,该村创新制定“三·三”工作机制,较好解决了美丽乡村建设前期“谁来建”、“建什么”和建好后“怎么办”的难题,乡村经营活动富有成效。1、发挥三种力量,健全共建机制。一是坚持党政主导。加强与镇美丽乡村工作领导小组的密切合作,村两委班子成员全员出动,分片包干,实施各项创建工作。根据创建美丽乡村的各项政策和要求,通过县财政局、农业局等单位,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获得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900万元,农业“两区”建设资金200万元。二是坚持农民主体。层层宣传发动,通过召开美丽乡村动员大会、开展“美丽家庭”创评,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全村435家农户先后出动劳动力1321人次,村内企业主、种粮大户以及普通村民,先后自愿捐赠20余万元建设通村通户道路。三是坚持社会参与。鼓励村内企业、社会资金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不少企业家主动捐资,为村里减轻资金压力,共收到企业捐款50万元。吸引10多家企业到村中参观考察,商谈项目,已经落户1家。2、做好三篇文章,统筹建设发展。一是加强租赁协作。村集体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根据当年粮食价格确定租金。然后将土地进行规划、平整,分块设区,再由村集体转租给开发商和创业农户,使土地的利用率增大、土地增值,为农户每年增加约三成土地收益。二是加强流转登记。充分发挥村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作用,全面流转村中闲散土地,并对土地信息进行登记,促进土地流转规范开展。截止目前,共流转土地2550亩,占当地土地承包面积的55%。三是加强建设投入。加大前期投入,建设“土地平台”,倡导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吸引规模农业市场主体前来投资。通过农业平台招商,引入浙北起源农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落户,目前休闲观光区已栽种桂花树、柚子树、香樟树等苗木近万株。3、探索三种模式,创新经营管理。一是建设村企协作制。以龙头企业唐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吸引农户以资金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立生态养殖园,经营农村土地,使土地和产业结合,提升经济效益。二是建设股份合作制。着力组建以股份制合作社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社2个,其中甲鱼养殖合作社1个,带动农户55家,社员150余人;高老庄水稻合作社1个,带动农户10户,社员30余人。依托唐圣公司的品牌优势,建立“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新型合作经营关系,设立1个甲鱼食料加工厂和7家甲鱼育苗温室基地。2011年,为养殖户每亩增加纯收入1万元。三是建设产销对接制。以产业为纽带,引导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规模种养大户等主体,作为企业生产基地,以订单农业和农超(批)对接等模式,将产销两个环节紧密连接。以龟鳖养殖业为例,通过与唐圣公司采取分散养殖,集中经营的协作方式,该村龟鳖销售现货、期货均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年销售额已达6000万元。(高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