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的发展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矿物学的发展史.doc

矿物学的发展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矿物学的发展史矿物学是一门古老而近代又得到了迅速发展的学科。它在发展过程中,曾经经历过几次深刻的变革,其发展与变革都是与生产的发展以及新理论、新方法的引进密切相关。矿物学的发展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萌芽阶段:早在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利用矿物和岩石制作生产工具和装饰品。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开始应用金属,并由铜器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说明当时各种金属矿产以大量开采,矿冶事业得到发展。世界上最早技术矿物原料的书籍首推中国的《山海经》(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即公元前475年前后),该书中提到80多种矿物、岩石、矿石的名称。用文字记载矿物并尝试将其分类是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和他的门人提奥弗拉斯特(公元前371-286年)把和金属相类似的矿物归属于"似金属类",提氏写了一篇有关矿物学的"石头论"他把矿物分为三类:1、金属;2、石头;3、土。并描述了16种矿物(主要是宝石)的形状。这个时期的总特点是对矿物肉眼鉴定外表特征为主。第二,描述矿物阶段:19世纪中叶,在化学元素学说、原子-分子学说、组成化合物原子的配比定律和门捷列夫周期表的提出之后,借助化学分析、偏光显微镜及晶体测角仪等方法开始系统的研究矿物,使矿物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了独立的科学。这个阶段矿物学总的特点是对矿物种的描述和鉴定,且基本上是宏观的研究。第三,从宏观研究进入到微观研究的新阶段:19世纪末(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后,1912年劳埃用晶体作为光栅,发现了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现象,使人们获得了用实验方法研究晶体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从而使矿物学从宏观研究跃进到微观研究的新领域。第四,现代矿物学阶段:最近二十年来,由于物理学、化学中的一些近代理论如晶体场理论、配位场理论、分子轨道理论、能带理论被应用于矿物学研究;一系列电子光学和激光测试技术的引入;各种波谱手段的建立;矿物热力学性质数据测定新技术,特别是高温超压等实验技术的实现;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配合使用,等等,促使矿物学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化,导致矿物学的第四次变革,使矿物学进入近代矿物学阶段。中国自建国以来,矿物学得到迅速发展。1950年发现了我国第一个新矿物-香花石;至今陆续发现并被国际矿物学会(IMA)通过的中国新矿物已达数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