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数学教案【优选】小班数学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班数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进一步学习按两种颜色进行交替排序。2、能发现描述实物排队的简单规律,鼓励幼儿探索新的排队规律。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操作习惯。活动准备:教具:小猫小兔若干;彩色项链一条;(按照两种颜色交替的排列规律串成。戴在小狗脖子扇上。)学具:人手一根绳子,红绿珠子若干。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1、今天小狗过生日,它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你们看看小狗是怎么打打扮自己的?2、谁能说说小狗的项链是用什么串成的'?狗是把彩色珠子乱串的吗?你们发现了这条项链是怎么串的?(引导幼儿说出一颗红珠子、一颗绿珠子、、、、、、)。二、复习认识排队标记,理解排队标记的意义。有一些小动物要去参加小狗的生日会,是谁呢?(出示小猫小狗拍着队的图片)它们是怎样去参加小熊的生日会的呢?你怎么看出小动物是排队去的?它们是怎样排队去的?三、幼儿集体操作,巩固交替排序,探索新的排序规律。小狗小猫也想用项链打扮打扮自己,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1、提出操作要求:老师给你们每张桌子都准备了两种个颜色的珠子,你们一定要有规律地串,不能乱穿。2、鼓励幼儿探索新的排队规律:可以一个绿色色,一个黄色,也可以一个红色,两个蓝色。五、评价、展示操作结果。六、幼儿送项链给小动物,齐唱生日快乐歌,结束本次活动。小班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体验一起玩的乐趣,养成爱惜玩具的好习惯,懂得玩玩具要轻拿轻放,玩具玩完后要放回原处。2、复习对“1”和“许多”的认识。教学准备:各种玩具、破损玩具两件。教学过程:1、组织孩子,引导幼儿说出今天有许多的老师和自己一起活动。2、带领幼儿说儿歌《走走走》到舞蹈室参加活动。3、让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进行玩耍。教师指导幼儿区别“1”和“许多”。4、玩具玩完后,以“把玩具送回家”的游戏收拾玩具。以次教育幼儿养成爱惜玩具的好习惯,懂得玩玩具要轻拿轻放。5、展示破损玩具,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玩具为什么不能玩了?应该怎样玩玩具?怎样爱惜玩具?玩玩具时应该怎么做?请幼儿帮老师将破损的'玩具送回原处。6、游戏《看谁做的对》7、简单小结学习内容,带领幼儿说儿歌《走走走》回到活动室。小班数学教案篇3活动名称找找长的和短的活动目标1.能按物体的长短分类。2.喜欢参加分类活动,能耐心按规则进行分类。活动准备班级的旧图画笔若干;高笔筒、矮笔筒(可用大号牙膏盒在2/3处一分为二)人手各一个。活动过程1.介绍活动内容及规则出示旧图画笔及高矮笔筒,告诉幼儿:班级的图画笔需要整理,请小朋友来帮忙,把长的插在高笔筒内,短的插在矮笔筒内。2.幼儿进行长短分类请每个幼儿自己取一高一矮的笔筒各一个,分别选长或短的图画笔插入相应的笔筒,直至插满。3.检查分类结果请幼儿相互检查分类结果,看看长笔都有哪些颜色,以及短笔都有哪些颜色。活动延伸在进行本活动时,还可根据物体的`大小、颜色进行分类。例如:让幼儿对图书、积木进行分类整理。整理画笔、图书、积木的活动可放在一个单位时间内进行,也可以分几次按小组轮流操作的方式单独进行。小班数学教案篇4活动目标:1、会用重叠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数量。2、会用"一样多""不一样多""多""少"等表述比较的结果。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活动准备:盘子、碗、汤匙、苹果、梨若干,每个幼儿一个小盘子;幼儿活动操作材料;创设一个娃娃家的环境。活动过程:1、以"分餐具"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2、逐一分餐具,学习用重叠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一样多。(1)观察3个碗和3个盘子,提问:这里的碗和盘子一样多吗?怎样才能知道呢?(2)示范讲解:我先把盘子一个一个摆好,再把碗放在盘子上,一个盘子上只能放一个碗,这样一个盘子和一个碗成为了好朋友。(3)提问:盘子和碗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引导幼儿用"一样多"进行表述。3、逐一分水果,学习用重叠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不一样多。(1)观察苹果和盘子,提问:这里有什么?它们一样多吗?示范操作:先把4个果盘逐一摆放,请一个幼儿把3个苹果叠放在果盘的上面。(2)启发引导:老师是怎么比的?(3)引导幼儿表述:"盘子和苹果不一样多","盘子多,苹果少"。4、幼儿操作:"帮小猪戴花"。(1)玩法:每个幼儿一个小盘子把操作材料中的小猪卡片放在小盘子里,请幼儿从小红花贴贴纸上撕下4张小红花,贴一贴、比一比、说一说:小红花和小猪一样多吗?它们谁多谁少?(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3)集体分享,鼓励幼儿表述比较的结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