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金刚经》心得体会读金刚经心得体会2021-11-2016:00:01小编:admin金刚经是般若系的一部重要典藉。释尊说法四十九年,期间共用了二十二年谈般若,由此足见般若在整个佛法中的位置。般若的思想是中观空慧。金刚经可以说是最为完美的体现了大乘佛法空慧的甚深内涵。我辈凡愚因无明障蔽,故在生死长夜中,独来独往饱受痛苦。“苦”是从何而来呢?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这是后学在未学佛前常常自问问题。证严法师曾经说过“人的痛苦在于自己追求错误的东西”。放眼世界,有哪个凡夫不在妄自分别,于我我所起遍计执呢?也就是因为在一切法相上执有执无,因之引发了欣喜悲哀。于是呼,得不到时寻寻觅觅;于是呼,“良辰美景”倏忽转变时凄凄惨惨;于是呼,酬着自己的善恶业而从此头出头没,浪迹于六道飘泊在苦海。谁又会想到这罪魁祸首竟然是因个“我”呢?就是这个如船底铁锚船上缆绳般的我执把自己束缚在六道樊笼中不得脱离自在呀。“父母未生前谁是我”?“念佛是谁”?面对禅宗字字珠玑的上妙法语,末学一直无动于衷,,业障深重啊。正如藕一大师所说“迷即迷其所悟,悟即悟其所迷”。迷惑中的我一直在找“我”,有“我”吗?组成色身的骨骼,经脉,五脏六腑中哪个是“我”呢?细胞,分子,原子,粒子中有“我”吗?心是“我”吗?过去的那一念心何处去了呢?现在的一念又住在何处?未来的心又是从何而来呢?古往今来“心”不知困扰了多少“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愚人,但又不知成就了多少洞达“三心不可得”的智人,怎样善用其心呢?金刚经就是阐明这一大问题的宝典。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人生包罗万象,一言蔽之。因缘和合自性本空。故生活中应不执一切不舍一切,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或许一般人看到这不免会想‘既然身心皆不可得,四大本空五蕴非有,那不执不舍的修什么呢?’顽皮如我的愚人就是如此,没有个“有”可抓就非捞个“空”在手,(此空乃是恶取空)不然他就不实在。佛陀慈愍在金刚经中给我们道破了一道活泼灵动的天机——无住生心。是的,就是因为一切皆不可得,所以才有可能有所得,才能借假修真,从真空里产生个妙有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法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所谓不住相布施,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以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非常明确的垂示,我人要在现实生活中时时观照,就能破执断障,广积福慧资粮,以达自利利他。正如慧能大师所说“不离见闻缘,超然入佛地”。龙树尊者“一切资生事业皆是佛道”。想要自在就得观照每个当下,每时每刻自在了才有生生世世自在的可能。于是呼听话的****们开始多多的行善积德了,有时难免心理会冒出“我做了这么多……”美滋滋的幸福感,别高兴得太早,你没瞧见“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的当头棒喝正向你迎头而来吗?是这样的,一切法皆不可得,最后连这个“不可得”也要不可得呀。凡夫在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生老病死,没有商量就出生了,万般无奈的又老了,医院还要颦颦对你说“欢迎光临下次再来”,待死神招手时只有无可奈何的随之而去,在人的一期生命中,有哪一投足一举手,甚至一颦一笑不落在因果网络中呢?生活在这看似实实是幻的生活中,就要善用般若慧剑,时时起观照,不着法相进而照见五蕴皆空。如何具体的将空慧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呢?金刚经开头的第一分,佛就以他圆满净智,为众生作了方便垂范了、、“尔时世尊,着衣持钵(戒波罗蜜),入舍卫大城乞食(施波罗蜜,人以食施佛以法施),于其城中次第乞已(平等慈悲忍辱波罗蜜)”,还至本处,饭食乞收衣钵,洗足已(讲卫生环保),敷座而坐(禅定波罗蜜),六度中前五者莫不在般若慧的流领下进行着。寥寥数语自自在在,把佛陀完善六度慈悲度生的心仪显示无遗,学佛之人不学佛所行还学什么呢?“人若不闹万法自闲”,如果我辈时时刻刻依佛所教,将般若空慧运用在生活中,时时对境观心、练心、鉴心,时时本着事来不惑、事去不留、欣悲两忘的洒脱心怀,于六根门头当下即是,那你的人生就从此了无挂碍了。拓展阅读:金刚经的实践层次大家都知道金刚经的「X,即非X,是名X」句型,这个句型是有层次的,由浅而深分别是:文字的层次、理解的层次、体悟的层次,通常讲到体悟层次就差不多了;其实这样还不够,还有一个实践的层次。我现在就以金刚经的句子「度尽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一众生得度者」来说明。这里文字与理解的层次大家应该都懂,另外还有体悟与实践的层次。先讲体悟的层次:喔!这个就是「常心」,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那实践的层次是什么?实践的层次就是你真的去度尽无量无边众生,真的去做了──那当然是累世在做,菩萨就是一直这么做,度尽无量无边众生……后来才发觉:一个都没有度。这就是实践层次,不是嘴巴讲一讲,不是理解,也不是体悟,是真的这样做,这才是实践了金刚经。我们现在再换一个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