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的发展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特点近代汉语词汇的发展汉语词汇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基本趋向中古汉语:许多单音词的意义发生变化中古新词大部分和旧词没有意义上的联系。(1)新词旧形这类词读音和字形跟旧词相同,但意义上跟旧词没有关系。婆上古“婆娑”:舞蹈的样子。六朝时,“婆”:母亲。(新词)(2)新词新形意义和形式都是中古新产生的。如:爹父亲。这是汉末出现的词。觅寻找,寻求。产生于晋宋。新增单音词,主要采用变调构词①衣《广韵》“于希切”,平声,是名词;又“于既切”,去声,是动词。有些词,变调后词性不变,但词义变了,如:①风:平声,动词,“教化”;去声,仍是动词,“讽刺”。②假:上声,动词,“取借于人”;去声,仍是动词,“给予人”。中古:复音词大量产生(二)双音化方式多种多样(1)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联合式、动补式等都已出现。例:2)多音词简缩为双音节词。例如:合纵连横-纵横恒河沙数-恒沙三公九卿-三九3)重叠原语素。例如:每-每每爷-爷爷弟-弟弟姑-姑姑中古:佛教传入,外来词激增秦汉以来,“胡+单音语素”。例如:胡饼、胡床、胡瓜、胡麻、胡琴、胡鼓这些不是外语借词。佛教的借词、新词、新义1.音译词:比丘、比丘尼、钵、刹、刹那、佛、浮屠、和尚、偈、劫、舍利。2.在音译的基础上加表义的语素构成合成词。忏悔、阎罗王。3.意译词:慈悲、大乘、道场、导师、地狱、烦恼、方便。4.旧词新义:利用旧有词形而赋予新义。布施《韩非子·显学》:“今上徵敛于富人,以布施于贫家。”(以财物予人)用以翻译梵语dana(檀那),为六波罗密之一。分为三种:一财施,即施舍财物;二法施,即说法度人;三无畏施,即以无畏施于人,救人厄难。居土《韩非子·外储说》:“齐有居土田仲者。”(未做官的土人)用以意译梵语grhapati(迦罗越),指在家受过三归、五戒的佛教徒.有一些佛教的专门词语进入汉语普通词汇。世界、现在、过去、未来、塔、佛、烦恼、平等、方便、导师有些反映佛教内容的单音词具有强大的构词能力。“佛”为基本语素构成的复音词:佛道、佛典、佛殿、佛法、佛骨、佛国、佛会、佛火、佛戒、佛律、佛寺、佛塔、佛堂、佛心(佛的大慈大悲之心)中古:成语的发展大量成语是中古新产生的,主要有三个来源:来自上古典籍,如:一日三秋、自强不息、后生可畏出自中古作品和人民口语:出人意表、以身许国来自佛教作品:不二法门、不可思议、回光返照、五体投地近代:口语方言成分有的词形式上保存而意义发生变化。一是复音词部分意义保存部分消失。巴结近代(1)奋斗,努力争取。(2)奉承,讨好。现代“巴结”没有(1)义。二是近代汉语原有义消失,现在用别的意义。开除近代①解脱,免除。②除掉,杀死。现代“开除”指将成员除名使退出集体.蒙满借词少数蒙语借词至今通用的。歹蒙语tai音译。意思是“不好,坏”。站也叫“站赤”。蒙语音译。原意为路,后指驿站,车站。例:还有汉语和蒙话里的词循环借用的情况。“博士”汉语词→蒙语借去→汉语借回来,写作“把势”或“把式”。例:清代,汉语里的满语借词更多。如:阿哥满语age音译,父母对儿子的称呼.格格满语gege音泽。小姐。清朝贵族女子的称呼。现代仅存“萨其马”等个别的词。近代新生复音词中古产生,元以后有了巨大的发展。有四种格式。(1)附加式AB—C的格式。如:“两口子;“可怜见”。(2)偏正式AB—C和A—BC两类。如:俏皮话;多早晚、臭皮囊。(3)补充式分A—BB和A—BC两类。如:沉甸甸;恶支煞。(4)重叠式三音词A不A式如:淡不淡。AAA式(限于极少数象声词)。例如:嗤嗤嗤.近代后期,三音词大量发展的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三音节词是在单音节和双音节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受西方近代文化影响产生的三音词,结构上大多数是偏正式复合词。近代汉语四音词的发展受西方影响产生的借词、新词译法不同,时间不同,音译、意译、日语词、自创新词——译名多样。例如:Cement——水泥、洋灰、水门汀、士敏土、西门土。借词、新词规范的趋势第一,汉语比较习惯用创造新词的方式来意译外来的概念。如:德谟克拉西——民主。原因:第二,大多数日译词很快融合在汉语词汇里,得到广泛的流传,而且一直保留下来。原因:第三,自创新词中也有重复的现象。译词深奥的总是被通俗的所代替,表义模糊的总是被表义比较明确的所代替。例:汉语词汇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基本趋向(二)词义引申变化,日趋复杂精密灵活词义的引申和变化一般趋势是由单纯到复杂、精密,由具体到抽象。词义引申的方式有扩大、缩小和转移。(三)不断吸收古词方词,按汉语特点吸收外来词汉语吸收外来词,有它突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