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下的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信息不对称下的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信息不对称下的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信息不对称下的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研究的中期报告本研究旨在探究信息不对称下的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经过了第一阶段的文献调研和概念构建,本次报告将主要介绍研究方法和初步实证结果。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旨在获取被保险人和失业保险机构的主观与客观数据,分析信息不对称下可能存在的欺诈行为。首先,我们将设计问卷,从被保险人和失业保险机构两个角度出发,获取信息不对称下可能导致的欺诈行为,例如虚报失业人数、故意拖延报销等。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适当的样本,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其次,我们将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建模分析。统计学分析将从描述性和推断性两个角度出发,对数据进行总体和局部的分析,探求欺诈行为的可能性和规律性。建模分析将建立信息不对称下的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的模型,探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我们将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适当的回归模型,验证假设和提取结论。二、初步实证结果本次调查已经完成了问卷的设计和抽样等工作,并开始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初步实证结果如下:1.被保险人的欺诈行为主要表现为虚报失业人数和工作时间,其中虚报失业人数的比例相对较高,可达30%以上。2.失业保险机构的欺诈行为主要表现为故意拖延报销和审批时间,以及在补偿标准、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违规行为。其中,故意拖延报销和审批时间的比例相对较高,约为25%。3.研究还发现,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失业保险欺诈行为的主要原因,其中涵盖了保险机构的信息占优和被保险人的信息不足等问题。以上是初步实证结果,需要进一步加以验证和深入分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以推进本研究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