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标准讲解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124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标准讲解学习教案.pptx

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标准讲解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规范的特点:从资料采集和资料整理两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规范中突出了关键录井工序要求,对资料突出了适用性。1、对仪器的性能指标和量程范围进行了规定;2、对目的层段的录井工序作了具体规定;3、对一些新的录井技术和特殊钻井条件下的录井工作作了规定;4、在成果(chéngguǒ)资料整理上,不再上交一些过程记录及辅助记录;针对测井地质的发展,将录井实物剖面舍弃;对一些重复的资料进行分类合并;5、对录井资料的格式和填写内容、方法进行详细规定;6、对录井完井报告框架及编写内容进行了规定;7、行标和国际接轨,一些绘图格式和图例发生了变化。前言…………………………………………………Ⅱ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录井资料的采集…………………………………14录井资料的整理…………………………………11附录A(规范性附录)颜色(yánsè)图例及代码…………16附录B(规范性附录)原始记录封面格式………17附录C(规范性附录)原始记录格式……………18附录D(资料性附录)原始统计表格式…………30附录E(资料性附录)随钻岩屑录井图格式……33附录F(资料性附录)随钻岩心录井图格式……34附录G(规范性附录)录井报告封面及扉页格式…35附录H(规范性附录)录井报告目录格式………………37附录I(规范性附录)录井报告数据表格式……………38附录J(规范性附录)录井综合图格式…………………47附录K(规范性附录)岩心录井图格式…………………48附录L(规范性附录)绘图要求…………………………49附录M(规范性附录)资料上交项目(一)………………50附录N(资料性附录)资料上交项目(二)…………52附录O(规范性附录)原始记录、录井报告数据表填写细则……………………53录井资料(zīliào)采集与整理规范3.1地质录井3.1.1钻时录井3.1.1.1钻具管理丈量钻具做到五清楚(钻具组合、钻具总长(zǒngzhǎng)、方入、井深和下接单根)、两对口(钻井、录井)、一复查(全面复查钻具),严把倒换关,确保井深准确无误。3.1.1.2录井密度(间隔)录井密度(间隔)为1m,单位用“min/m”表示,保留整数。3.1.1.3井深校正仪器记录深度与单根深度误差小于0.2m,每单根校正一次仪器井深。3.1.2岩屑录井3.1.2.1录井井段及密度(间隔)3.1.2.1.1可根据盆地、地区具体情况确定岩屑录井井段。3.1.2.1.2岩屑录井间距应根据盆地、地区及层位的不同来确定,现场录井应根据实钻剖面的变化调整录井间距,在非目的层钻遇含油气层及特殊地层应加密取样。钻井取心井段,正常进行岩屑录井工作。3.1.2.2样品质量一般探井每次取干后样品质量不少于500g,区域探井应取双样,重点(zhòngdiǎn)探井目的层应取双样,其中500g用于现场描述、挑样使用,另500g装袋保存。3.1.2.3样品的采集3.1.2.3.1迟到时间的确定3.1.2.3.1.1目的层之前200m及目的层,每100m实测一次;3.1.2.3.1.2非目的层,井深在1500m前,实测一次;井深在1501~2500m,每500m实测一次;井深在2501~3000m,每200m实测一次;井深大于3000m,每100m实测一次。3.1.2.3.1.3每次进行实物迟到时间测定后,对理论迟到时间进行校正。理论计算迟到时间应与实物迟到时间相对应。3.1.2.3.1.4取样时间为取样深度钻达时间加上迟到时间。3.1.2.3.2取样位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取样位置,但每口井必须在同一位置。3.1.2.3.3样品采集方法3.1.2.3.3.1样品数量较少时,全部捞取;数量较多时,采用二分、四分法在砂堆上从顶到底取样;每次取样后,应清理余下样品。3.1.2.3.3.2每次起钻前,应取完已钻井段的全部岩屑样品。若遇特殊情况,起钻前无法取全的岩样,下钻后进行补捞。3.1.2.4样品的清洗3.1.2.4.1水基钻井液录井的岩屑应使用洁净的清水进行清洗;油基钻井液录井的岩屑应采用柴油、洗涤剂、清水进行清洗。3.1.2.4.2清洗应充分显露岩石本色,以不漏掉油气显示、不破坏岩屑及矿物为原则。3.1.2.5样品的干燥3.1.2.5.1环境条件允许应采取岩屑自然晾干,并避免阳光直射(zhíshè),否则,可采取风干或烘烤干燥方法,烘烤岩屑应控制温度不大于110℃,严禁岩屑被烘烤变质。3.1.2.5.2见含油气显示的岩屑严禁烘烤,只能自然晾干或风干。3.1.2.6样品的整理、标识干燥后的样品应装入盒(袋)中,标明井号、井深。3.1.2.7岩屑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