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论文初中教师论文中小学教师论文:在开放系统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教师论文初中教师论文中小学教师论文:在开放系统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doc

小学教师论文初中教师论文中小学教师论文:在开放系统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教师论文初中教师论文中小学教师论文:在开放系统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摘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在完善教师培训体系,优化队伍结构的实践中,必须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我市实施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形成了“请上来、送下去、网起来”的有效培训模式,使广大农村教师在城乡交流的开放系统中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师素质封闭系统开放系统我市辖8区、10县(市),义务教育阶段有中小学校2999所,中小学教师78497人。其中,农村学校2493所(含乡以下不足百人学校1162所),农村教师50236人,占全市教师的三分之二。农村学校所处地区偏远,教学网点分散;办学条件相对匮乏,教师教学负担较重,整体素质相对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靠传统的“脱产进修”“集中函授”等单一的培训方式让农村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是难以解决根本问题的,长期下去必将使农村学校处在一个缺乏交流补充的封闭系统中进行教学。针对这种大城市、大农村教育格局,我市启动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面实施了“贫困地区教师免费培训计划”。采取“对口支援、轮岗支教、名师送教、进城挂职、远程资源共享”等途径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形成了“请上来、送下去、网起来”的有效培训模式和长期工作机制,从而使农村学校从封闭的系统,走向城乡交流的开放系统,加大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力度,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再构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新的支持系统。一、“请上来”———搭起城乡教师的交流平台为使农村教师能在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中得以感悟和提高,我市在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中开展了“阳光助教,乡村教师进名校”活动。首先在市区优质学校中,以竞标方式确定10所名优学校作为农村教师的培训基点学校,先后组织10个县(市)900余名具有潜质和辐射作用的农村教师分别进入这些基点校,进行为期一周的全方位培训,全程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和特色建设观摩等活动。这期间受训教师的交通、住宿和就餐等费用均由市里统一划拨。各基点学校为每位受训教师安排一名指导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同时以“破冰训练”等形式通过发放问卷、组织访谈,进行调查,根据他们的需求,设置培训内容。承担任务的基点学校把1-2周内的教育教学活动全方位、全过程开放,乡村教师跟班学习,明确学习目标任务,围绕以班主任专业化为主线的教育实践研修、以新课程理念向实践转化为重点的教学实践研修、以课程开发资源利用为核心的综合实践研修和以“校本”为主题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实践研修等四大板块展开。他们和所在学校教师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评一节课,共同设计并组织好一次升旗仪式、一次班(队)会、一次家长会、一次实践活动,共同设计并撰写一篇教育叙事。这些富有特色的UC网上教研、让农村教师眼界大开;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走进了农村教师的心灵;信息技术与学科相整合、校本课程开发专题研究,帮助农村教师解决了开发课程中的技术问题;校本教研的实践反思以及随堂实习等丰富的培训内容,受到乡村教师的普遍欢迎。培训过程中,受训教师认真刻苦,承担任务的学校和教师毫无保留,城乡教师之间在大量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他们高兴地说:“我们就需要这种紧贴教育教学实践的体验式培训”。在花园小学学习的延寿县延河小学黄淑娟说:“来到花园校学习,感受颇多,受益匪浅。特别是听了曹咏鸣校长和黄华主任的专题讲座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是从当地的名师走向领导岗位的,但在领导岗位上特别是在对教师的专业引领上比起两位领导相差甚远,几天的培训使我明白了是我躺在名师的头衔上睡大觉,不思进取,现在我看到花园人的敬业精神,我明白了成为一名优秀领导的道路是艰辛的。今后我会努力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希望离开花园后仍然能得到你们的帮助。花园校的示范在我的内心种下一棵学习的种子,我要让它在延寿县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请上来”的培训方式,在相互交流、相互研讨中,带来了教师教育观念的变化、教学行为的转变,呈现出城乡教师共享优质资源、共同发展的可喜局面。二、“送下去”———城乡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面对新课程的实施,城乡教师原有的潜在素质之间的差距表现得更为突出,致使农村教育发展更为艰难。面对新教材、新思路、新技术,农村教师产生无所适从的厌倦和恐慌是难免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建立了以强区带弱县,学校对口支援制度,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按照对口支援的任务、责任及要求,通过“包、帮、扶、带”等措施,使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共享。同时,建立城市教师到农村轮岗支教制度,将城市的部分骨干教师派到农村贫困地区学校轮换任教。自2000年以来,支教人数累计达到1.2万人次。这样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农村教师结构紧缺的矛盾,盘活了教育内部的人力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