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贷理财】央行全面摸底P2P贷款行业 阳光化蜕变进行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人贷理财】央行全面摸底P2P贷款行业 阳光化蜕变进行时.doc

【人人贷理财】央行全面摸底P2P贷款行业阳光化蜕变进行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央行全面摸底P2P贷款行业阳光化蜕变进行时央行调研范围扩大到了整个P2P行业。监管层关注的重点已经从P2P平台是否合法,转为操作过程是否合规,“开始管了”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P2P行业的“阳光化”蜕变正在悄然展开。《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7月1日,央行在HYPERLINK"http://news.hexun.com/beijing/index.html"北京举行了网络信贷专题座谈会,包括央行副行长HYPERLINK"http://renwu.hexun.com/figure_933.shtml"刘士余在内的多位监管层人士,以及宜信、陆金所、拍拍贷、人人贷、红岭HYPERLINK"http://pe.hexun.com/"创投等9家P2P(PeertoPeer)贷款服务平台(下称“P2P平台”)的代表参加了该座谈会。而就在同一天,央行各分支机构也开始向当地的P2P平台发放“网络金融发展状况调查问卷”,并要求在7月中旬提交反馈。该问卷从P2P平台的经营情况、业务模式、操作流程等方面着手,涵盖了三个大项近70个小项。多位参与上述专题座谈会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与过去几年中针对个别P2P平台的调研不同,此次“摸底”将覆盖整个P2P行业,并最终形成行业报告上报给国务院。除了调研的广度和深度发生了变化外,多位接受调研的P2P平台相关负责人认为,在扩大民间资本进入HYPERLINK"http://jingzhi.funds.hexun.com/510650.shtml"金融行业和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大趋势下,监管层对于P2P行业的态度也从过去的“静观其变”转为“引导疏通”。全面摸底7月1日,由刘士余主持,央行金融稳定局、征信管理局、货币政策司等部门领导,以及全国9家P2P平台负责人参与的网络信贷专题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这是P2P行业第一次直接与监管部门对话。”一位参与上述网络信贷专题座谈会的P2P平台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此次调研后,央行将形成关于P2P行业的报告并上报给国务院,为制定行业政策做参考。而就在座谈会召开后不久,北京、HYPERLINK"http://news.hexun.com/2013/shanghai1/index.html"上海、深圳等全国多地的P2P平台也都陆续接到了来自央行的调查问卷。“为客观、全面、深入掌握民间金融发展,特别是网络金融发展状况,为更好地制定支持民间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央行在关于P2P网络金融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函中提到。从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调查问卷来看,除了了解公司的基本信息外,问卷还从P2P平台的经营情况、业务模式、操作流程等几个维度入手,涵盖了三个大项近70个问题,调查内容非常细致。P2P平台最早发端于英HYPERLINK"http://news.hexun.com/usa/index.html"美国家,在常见的P2P业务模式中,P2P平台仅作为单纯的网络中介,负责制定交易规则和提供交易平台。平台不负责交易的成交以及贷后资金管理,不承担借款人违约带来的损失,并且整个业务都是在线上完成。然而,该模式在进入中国后,逐步演变出了债权转让、线上+线下、提供“类担保”等备受争议的业务模式。对此,问卷中还具体列出了目前国内P2P平台常见的三大模式,并分别对其做了解释说明。首先是最典型的信贷中介模式。根据问卷中给出的定义,该模式为网络信贷平台与放货人签订委托协议,平台根据放贷人的指令,将资金借给借款人。借贷合同的当事人为放贷人和借款人,平台不承担实体的HYPERLINK"http://law.hexun.com/"法律义务。借贷双方可以通过平台的账户进行资金转移,并由平台提供资信评估、资金管理和债务催收等服务。“其次是信息服务模式。借贷双方发布信息,自主成交,网站仅充当撮合平台,没有线下审贷环节,不对货款提供担保。最后是担保赔付模式。平台事先承诺,当借款人迟延还款时,在一定条件下由平台先行垫付本金和利息。”问卷显示。除了明确个别选项的界定和范围外,本报记者发现,此次调研特别关注P2P平台的业务和操作流程。例如,调查问卷中就包括借贷双方通过平台借款流程图,平台是否对借贷双方注册信息进行审核、如何审核,平台对资金流向和最终用途是否监测、如何监测,平台如何审核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意愿和能力,平台如何判断借款人“发标”信息真实性等问题。引导疏通日前,第一财经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显示,截至2012年末,中国P2P贷款服务平台超过200家,可统计的P2P线上业务借款余额将近100亿元,投资人超过5万人。这还不包括未统计的P2P平台线下业务。尽管与传统金融业相比,P2P行业的基数规模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