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pdf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单元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中道崩殂(cú)益州疲弊(bì)B.陟罚臧否(fǒu)以遗陛下(wèi)C.行阵和睦(háng)夙夜忧叹(sù)D.攘除奸凶(rǎng)庶竭驽钝(nú)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有所广益香远益清C.苟全性命于乱世皆以美于徐公D.遂许先帝以驱驰安陵君其许寡人3.下列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C.今齐/地方千里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一一《马说》——韩愈——世称“韩昌黎”B.“记”是古代一种记叙性文体——《醉翁亭记》——欧阳修——谥号文忠C.“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诸葛亮——字孔明D.“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字景濂5.下列各副春联,对仗不够严谨的一项是()(3分)A.春临大地,福满人间。B.年年岁岁春满地,暮暮朝朝福盈门。C.牛年牛人牛气足,春雨春风春意长。D.好山好水辞旧岁,杏花春雨迎新年。6.根据语序,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众人手握智能手机低头刷屏的时代,倡导全民静下心来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对这个问题,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早就有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1①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的。②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③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能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④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A.①④②③B.③①②④C.④①②③D.④②③①7.根据提示默写填空。(6分)(1)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2)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_______________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孤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诗人李白送别时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8.学完《陈涉世家》后,班里开展了以“走近司马迁”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8分)(1)【赏析对联】有人曾经用一副对联吟咏司马迁的命运和一生功绩:“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学溯龙门。”请结合你对司马迁的了解,简析这副对联。(4分)(2)【设计名片】陕西韩城是司马迁的故乡,请你仿照示例,从“名人故里”这个角度为韩城设计一张“名片(形式不做要求,60字以内)(4分)【示例】名片正面:历史——西安名片背面:兵马俑见证历史变迁,大雁塔目睹王朝兴替,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浸润着这座千年古都。二、阅读(38分)9.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完成下列各题。(6分)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诗的颔联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及个人的命运。(2分)(2)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信念?(4分)10.文言文阅读。(16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4分)①又何间焉②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