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全方位解读中央集权制的演变新人教必修.pptx
上传人:骑着****猪猪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416K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历史全方位解读中央集权制的演变新人教必修.pptx

高考历史全方位解读中央集权制的演变新人教必修.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本讲内容为近年高考的核心考查内容,其中,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演变是重中之重。近年考查多以选择题为主,其中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各地高考试题中,分别有9、12和10道选择题涉及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其中2011年的全国新课标文综卷考查西周对秦汉大一统的影响,广东文综、山东文综和江苏单科考查科举制,海南单科和江苏单科考查行省制度,上海文综和北京文综考查君权与相权等。但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考查出现了井喷现象。全国新课标文综考查古代“德才”观,四川文综考查寒门子弟入仕比例的变化,安徽文综考查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的意义,上海单科考查西周、汉和唐的选官制度。(2)2013年命题趋势。从命题角度上看,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仍将是高考命题重点。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全面开花。从内容上看,仍将重点考查古代选官制度、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等重要政治制度。在复习时注意深层挖掘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的内涵与外延。把握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汉书·主父偃传》解读: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诸侯王的权力虽有所削弱,但诸侯王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武帝时,主父偃根据诸侯占地太多、太大的敏感问题,提出了赫赫有名的“推恩令”。主父偃的建议得到实施后,已经变小的诸侯王封国中又凭空增加不少小的侯国,这表面上是皇帝的推恩,实际上进一步分割了诸侯的土地和权力。至此,诸侯王再也无力向中央叫板,长期困扰汉朝皇帝的诸侯王问题基本得以解决。“推恩令”用和平的手段实现了尊崇皇权、裁抑王国的目的。【运用提升】(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召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A.施恩于诸侯子弟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解析】“意图”即真实目的。把一个诸侯国分为若干个列侯国,实际上削弱了诸侯的力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备选题]“秦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尚,主也。汉承秦制。武帝游宴后庭,始用宦者主中书。”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A.逐步废除秦朝的制度B.削弱相权,强化皇权C.提高行政效率D.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解析】材料的意思是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人,实际上是削弱了相权。/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易混易错分析:不能分清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侧重点。辨析:(1)区别:君主专制的核心是皇权至上,侧重于加强君权,削弱限制君权的一切因素,尤其是削弱相权;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地方服从中央,侧重于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权力。(2)联系:君主专制以中央集权为基础,广义的中央集权包含君主专制。【运用提升】(2011年信宜高三摸底考)东汉尚书台、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A.宰相权力不断削弱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D.文臣地位不断提高【解析】本题中东汉尚书台、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封建社会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衰弱的特点。本题选C项。[备选题](2010年海南高考)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B.强化君主集权C.分割宰相权力D.利于集思广益【解析】考查学生对封建专制制度核心与本质的理解,相权分散,相互牵制,强化了君主集权,分割宰相权力的目的是强化君权,君主专制是封建政治制度的核心。/2010年6月1日,温家宝总理在东京接受NHK电视台专访时表示,政治体制改革概括起来应该注重解决四方面问题:第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公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第二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第三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第四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知识链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实行了行政权的分立和相互制约,具有一点民主色彩,但本质上君主专制得到加强。明清时期,最高封建统治者从政治、思想方面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运用提升】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