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对策及建议.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对策及建议.pdf

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对策及建议.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龙源期刊网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对策及建议作者:杨菡来源:《卷宗》2013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危害校园安全、侵害学生权益的案件日益突出,各类针对校园的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校园安全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校园安全关系重大。维护校园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教育部门和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要从保护学生安全、促进教育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维护校园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把维护校园安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实抓好。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担负起维护校园安全的政治责任,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本论文就当前高校如何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关键词:校园安全;立法体制;保障体系;安全教育解决校园安全管理问题,一要完善立法体制,二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三要加大教育投入,四要重视安全教育。本文从这四个方面简述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完善立1法体系,加强法律、法规方面的保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也不应例外,除了要有安全防范教育,行政层面的安全管理,重要的核心内容是法制的健全。当前校园安全堪忧的现状和处理校园安全问题的无法可依的尴尬、窘迫的现状以及现行教育法律明显暴露出的立法不系统、质量不够高的问题,决定了我们应提高教育立法质量,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制定一部专门法律《校园安全法》来规范学校管理。社会的1.1呼吁早在2002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700余名代表提出了21份关于校园安全立法的议案。李华代表说,教育事业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已向校园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学校与学生关系的约束体系还是学校以前的一些规章制度。这样的现状导致一旦发生纠纷或事故,只能依靠规章制度来解决,显然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孙鹤娟代表认为,校园安全法的制定,不应仅限于师生,还包括校外人员,校园安全法不仅要涵盖校园暴力,还要包括失火失窃、食物中毒等全部危及学校成员人身安全的事件,这一法律不仅要明确责任,还要明确对责任者的处罚方式。理论的1.2支持龙源期刊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中央的科教兴国战略以及依法治国的思想是校园安全法制定的根本理论依据。此外,最近几年,中国的教育界,法学界的许多理论工作者发表了许多意见,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许多刊物如《教学与管理》、《中国教育报》、《法制日报》、《外国中小学教育》等刊物都对校园安全法相关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实践的经验1.3最近几年,各地法学界、司法界、教育界在参与校园安全事故的处理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进行了一些专题调研,并已采取了一些防止事故发生、妥善处理事故的措施。上海市还于2001年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并于2001年9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校园安全法的专项地方性法规,有力推动了全国性校园安全立法工作的进行。完善2社会保障制度在学校经济赔偿问题上,应立足我国实际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通过保险,实现学校事故的风险分担,转移学校事故赔偿责任,从而使学校放下心理包袱,积极主动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活动,更好地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同时也更好地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对于保险的具体方式,各国又有不同。我国可以考虑的主要有如下几类:校2.1方责任险它主要是对在校园内进行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意外事故而造成第三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保险。教2.2师职业贵任险这在国外也很普遍,如美国法律就要求学区为教师购买侵权责任险,以帮助那些将在学校事故中负赔偿责任的教师。日本的大多数教师也都参加了学校健康会,一旦教师在学校事故中负有责任并要赔偿时,就可以要求学佼健康会给予赔偿。学生意外2.3伤害险在这方面,我国学者建议设立保期较长的未成年学生意外伤害险,并将其纳入商业强制险的范畴。我国现今的一些险种,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学生团体平安保险”,平安保险公司的“学生健康保险”,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学生幼儿平安保险”等普遍存在保期较短、保险金较低的特点,因此所发挥的功能还相当有限。转变观念3,加大资金投入龙源期刊网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只有转变了观念,重视了教育,才会加大资金的倾斜力度,也只有实现了这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