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考说明文专题训练.doc
上传人:春岚****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word版)中考说明文专题训练.doc

(完整word版)中考说明文专题训练.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说明文专题学习日标:1能分清说明文的类型,会总结说明对象的特征或能概括出文章要说明的核心的事理。2会概括文章的说明内容,能梳理出文章的结构脉络,会分析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3能准确判定说明方法,会具体解说其作用。4会判定文章说明的顺序,并会具体解说。5.能理解并会具体解说说明文语言的特点。6能用文中的科学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7能体会并解说说明文标题、开头的作用。8养成画中心句和关键句的好习惯。9会读非连续性的说明性文本,能找出说明对象特征的异同点,会分析文本表达方面的异同点。10能根据要求,运用准确、筍洁的语言解说事物,突出特征。会写简单的说明性文字。一、说明文文体常识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3说明文的分类(1)依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事理说明文: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如《恐龙无处不在》是通过在南极发现恐龙来说明“板块构造理论”。(2)依据说明的语言特点不同,说明文可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文)。4.说明方法(1)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⑨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条理清晰、脉络分明。③作比较:把_______和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④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⑤打比方:将________比作_______,从而更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⑦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更一目了然。⑧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名言、格言、谚语、典籍,使说明更有说服力。B.引用神话传说、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C引用诗文,增添说明的诗情画意和文学性、感染力。⑨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事理.⑩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易于理解。(2)如何区分下定义与作诠释A.下定义说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诠释说的是事物的局部特征。如:a氏族是始社会由血统关系联系起来的人的集体。b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c.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a、b是下定义,c是作诠释。)B.下定义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可以互换顺序,其义不变,而作诠释则不能。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行。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释说明。5说明顺序;有条有理地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购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如《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按春一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条理清晰。(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如《核舟记》就是按照先写船的正面(船中一一船头一一船尾),再写船背“的空问顺序来写的。(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木质、由原因到结果、由特征到用途,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等。如:《苏州园林》先从整体到局部,由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幅完美图画“这个总的特征到“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四个特征;由这四个特征到其它三个方面的介绍,又是按照从主要到次要的顺序写的。6.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结构见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