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茂学****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7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对于农、工、商、虞(从事山林水泽行业的人),政府应“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这说明司马迁()A.认为政府应平等对待农工商虞B.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来限制商业行为C.肯定了追求财富是人类的自然本性D.主张国家应该对经济适度干预2.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亦颇以为悔。”由此可知,范祖禹认为三省六部制()A.易形成冗官现象B.降低了行政效率C.减少了决策失误D.加强了君主专制3.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南宋时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儒学统治地位动摇C.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D.南宋社会相对稳定4.清朝乾隆皇帝十分关心《四库全书》的编撰,先后发出多道“圣谕”,对收录书籍的原则和历史事件评说有详密周到的指示,其指示体现了“修书以遏邪说”的宗旨。这反映了()A.封建政权反对文化传承B.统治者推动儒学创新C.专制皇权强化纲常伦理D.闭关锁国阻碍西学传播5.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中期南方沿海某乡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时期迁出他乡种田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出国从事工商业1850﹣1879年72154981880﹣1911年1560118381912﹣1939年473077396这反映了该地()A.对外文化交流频繁B.手工业生产领域的社会分工日趋明显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并发展D.近代化进程影响到人们的经济活动6.北洋政府于1914年、1923年、1925年先后制订了三部宪法推行宪政。但是各省军政长官动辄以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至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这说明当时()A.民主共和力量日渐消亡B.缺乏实行宪政的社会环境C.北洋政府缺乏法治观念D.君主立宪仍得到广泛支持7.1943年11月,中美、中英签订的新约规定:“废除美英在华的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的驻兵权及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美英自动放弃这些特权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扩大侵略促使美英放弃了侵华政策B.中国抗战客观上支援了美英反法西斯战争C.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D.中国人民长期坚持不懈斗争的结果8.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这反映出()A.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B.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C.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D.传统观念困扰体制转型9.蒙森在《罗马史》中这样论述罗马法的起源:“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蒙森的论断说明了罗马法蕴藏()A.君权至上的精神B.公民主权的精神C.自由平等的精神D.三权分立的精神10.19世纪晚期,英国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而下院只是“充当内阁登记机关”,首相和内阁对下院议会党团的控制大为加强,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说明当时英国()A.议会丧失了立法权B.议会改革增设了新的立法机构C.责任内阁制仍需完善D.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11.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31年苏联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这表明()A.计划经济体制优于市场经济体制B.苏联迅速实现了全面工业化C.危机迫使美国调整对苏联政策D.经济危机客观上给苏联带来发展机会12.美国学者指出:“亚投行的成立,是由于美国拒绝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所致。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是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没有与之俱进。”亚投行的建立表明()A.中国积极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B.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被其取代C.政治多极化推动经济格局改变D.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儒家一直比较重视道德修养问题。前期儒学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在人的道德修养方面,提出并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主张“仁者爱人”;在人生价值的选择上,主张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杀生成仁、舍生取义;在道德修养方法上,则注重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后期宋明理学家把道德修养作为治学做人的根本,主张“学以至圣人”,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