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第一单元《天气》复习题一、填空。1、下雨了、花开了、草绿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里。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变化是事物每时每刻都产生与原来不同的现象。2、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可以选用不同的记录方法,采用的方法有(列表法)、(画图法)、(日记)、(照片)、(录像)等。3、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4、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天气有(阴、晴、雨、雪、霜、雾)、沙尘暴等多样的天气。5、现在的人们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电话、广播或谚语)等知道天气的消息。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的内容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了(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和等项内容。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8、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9、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测量雨量用(雨量器);测量温度用(温度计)。10、观测天气可以用(降水量)、(温度)、(风向)和(风力)以及典型动植物的表变化等方面的内容来描述。11、(天气预报)是对未来天气的科学预测12、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13、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和酸雨)。(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低洼地区。(酸雨)会引起水中生物减少,林木生长变慢乃至死亡,土壤结构受到破坏,基至会严重腐蚀古迹和城市建筑。14、检验酸雨的方法:①使用PH试纸。②使用牵牛花,牵牛花遇到酸雨会变成(白色)。二、简答题。1、列举几条当地百姓观测天气的谚语。答: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燕子低飞,大于不久到;青蛙呱呱叫,大雨必来到;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以及包括那些工作?答:(1)、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2)、通过人工和计算机计算,分析观测得到的天气信息。(3)、以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3、举例说明天气变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①春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晴天有利于人们的出行。③雾天容易出现交通事故。④大雪是冬小麦的棉被。4、设计几种常见天气的符号风:雨:雪:阴:晴:第二单元《物质的状态》复习题一、填空1、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测量液体的体积用(量筒),读量筒的数值是时,视线要和刻度(持平)。2、用温度计测水温时,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是:①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②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3、冰在(00C)时开始化成水,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冰在(高于0℃)时完全化成水,;水在(低于0℃)时结成冰。水在(100℃)开始沸腾。4、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如(冰、水和水蒸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5、用手蘸少量水,抹在脑门或手背上,感觉(凉凉的),因为(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把手背的热量带走了)6、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7、蒸发快慢与(温度的高低、表面积的大小、风的大小)有关。8、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9、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可逆的)10、区别固体和液体主要看两种物质的(形状),区别液体和气体主要看两种物质的(状态)。11、人工降水不仅能(有效缓解旱情),还有(灭火的作用)。二、简答题。1、夏季吃雪糕时,雪糕上为什么会冒白烟?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就会凝结成小水珠,所以会看到雪糕上冒“白烟”。2、雨是怎么形成的?答:云是由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水蒸气会在小水点或小冰晶的表面继续凝结,使它们不断增大。当小水点或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向下降落。如果低温气温高于0℃,降下来的就是水滴,这就是雨。3、怎样让衣服干的更快?答:把衣服展开、挂在通风的地方、放在太阳下。三、实验题。1、小水珠从哪里来?(凝结实验)实验器材:酒精灯、玻璃杯,玻璃片,试管夹、温水实验方法:1、向同样大小的两个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温水;